【本報訊】四川大地震救援工作進入關鍵階段,除了拯救人命外,中央的善後工作亦開始從這批劫後災民的生活入手。地震後四川出現大量「屋毀人亡」的情況,剩下的住宅按揭貸款是否繼續還款呢?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前日表示,央行正與商業銀行磋商妥善的解決辦法,認為特殊情況,將採取特殊的辦法。
內地報章《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蘇寧上周五在央行總部表示,災區住房毀壞後,不還款會產生不良信用紀錄,但若要繼續還款,那麼要怎樣還?誰人來還呢?他指出,如嚴格依法辦事,相關住宅按揭貸款是要還的;但現在情況很特殊,房屋沒有了,人也沒有了,本來可採用商業保險作為解決辦法,但基於很多房屋沒有參加保險,此法行不通。
法律觀點看繼承人代還
蘇寧說:「特殊情況會採取特殊辦法,相信會給大家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既要保護商業銀行的利益,也要保護廣大人民的利益。」他更指出,目前央行正研究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的政策,那些需由央行來提供;那些需由商業銀行提供,央行正組織力量去解決這些問題。
蘇寧又透露,央行已增加55億元人民幣再貸款,一方面提供流動資金;另一方面為未來重建及復產提供支持,貸款額度向災區傾斜。
中央財經大學校長助理、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史建平表示,從法律角度而言房屋毀了,按揭貸款還是要償還的,還款與屋毀人亡是兩回事。他表示,貸款人死了,房屋一般不會被銀行收回,是可以按繼承法由繼承人繼承,並同時繼承按揭貸款的償還責任,一般情況下,不大可能出現貸款人沒有繼承人的情況。
史建平指出,退一步說若貸款人死後,真的沒有繼承人,商業銀行可當呆壞賬處理。他指出,借款還貸受法律保護,央行不應該推出甚麼特殊政策,但現在情況的確特殊。
史建平又表示,若從人道主義來說,央行及商業銀行進行協商,商業銀行自願放棄或減免還款是可以的。他個人希望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法。
百億資金調災區助重建
內地財經網站《搜狐財經》昨日報道,民生銀行就地震災情啓動了應急預案,包括設立受災地區及災後重建的專項信貸審批綠色通道,項目直報總行審批,優先處理災後重建項目。同時要保證各項金融服務措施及時到位、加大資金支持、給予優惠貸款政策、靈活處理還款期限及方式,以及對受災影響的信用卡客戶採取利息減免等措施。
此外,內地新聞網站《蕭山網》報道,該報從人民銀行及財政部得知,截至5月16日止,已有100億元國庫資金,調配到四川、甘肅、陝西等重災區,援助災區重建,央行亦特別為貸款開通「綠色通道」。報道指出,該筆款項亦用於保障災區糧油供應、群眾救治、損毀設施修復,以及購買救災防疫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