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住的地方附近有新樓盤開售,最近不斷有地產經紀來電問有沒有興趣看這個筍盤,又說買回來收租最好,又說成年後才需要供款,可以坐待升市!
說的我有點心動,趕忙問經紀先生呎價多少,他說只是六千多元,很便宜。我聽後有點茫茫然。六千多元一呎的話,買一個五百呎的小單位就要三百多萬,單是首期就要一百萬,每月還要向銀行進貢萬多元才能好好住下來不給人趕走。這能算是便宜嗎?還是趕緊打消再買樓的念頭好了。
想想地產經紀這個行業也真的不易做,不知打多少個電話,花多少唇舌都未必能做到一單deal,碰上心情欠佳的人更往往被對方冷語相待甚至痛罵一番。
其實跟地產相關的行業除了大地產商自己外都不容易做,地產經紀固然要望天打卦,像等待果陀那樣等待生意來臨,那些替樓盤取名的文膽同樣不好過,因為他們要把平平無奇的多層樓宇變成深宮巨宅,把處處樓景的住宅變成古堡名廈。
為了襯得起高昂的樓價,文膽們都用上一些意境高遠又或是霸氣十足的名號,例如甚麼天下、甚麼豪庭、甚麼豪苑、甚麼半島等。至於「帝」、「龍」、「皇」等更成了屋苑的常用字。大概點子越來越難找得到,文膽們有時會索性來個無中生有,西九龍是「豪宅」滿佈的新區,其中一個豪宅的名字叫曼克頓山。可是,豪宅所在的地方既沒有山,跟曼克頓也毫無相干,甚至跟香港曼克頓(中環)也有相當的距離。那兒有的是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還有美孚新邨在旁邊。若果沒有記錯,那兒原來是一片船廠及荔枝角海傍。也許文膽們看到的是,荔枝角板塊既然跟美孚板塊併在一起,冒起一個曼克頓山是非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