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82日
四川大地震發生前,奧運火炬展開內地傳送,所經之處盡是民眾夾道狂呼吶喊,一片又一片舞動着國旗、五環旗歡欣的紅衣海洋,竭力實現北京奧運口號「點燃激情、傳遞夢想」的情景。聖火十天前傳到廣州,有維權人士暫時放下夢想,到路邊全情投入迎聖火,也有每天都在堅持的人,寧願關在家中等待喧鬧散退。 本報記者
聖火本月7日在廣州傳送。在中山六路開設服裝店的蕭守經,特意穿上鮮紅色恤衫,還花錢買了一支國旗掛在小小的店舖門外,「買支新旗好睇啲,要20蚊㗎,左右隔籬個個舖頭都冇掛國旗,淨係得我掛。」
望住聖火「好感動呀」
火炬手下午2時許跑抵中山六路,路邊的圍觀人群擠得水洩不通,蕭守經急忙跑到附近樓宇的二樓,打開窗門不停向火炬手鼓掌揮手,「心情好感動呀,我一直望住個聖火,望到望唔到為止。」一方面是個支持北京奧運的典型廣州市民,另一方面卻是經常上訪的釘子戶。蕭守經本來位於朝天路的住所,受旁邊學校擴建計劃影響,要徵地拆卸,03年還沒有談妥搬遷賠償就被夷為平地。之後,他跟當局談判賠償,但一直無法達成共識,「我唔係刁民,問題只係有政府部門以為舊習慣行得通,收地唔使錢,收咗地之後就借助權力搵錢。」當局以每平方米8,000元人民幣作補償,他則堅持提升到2.3萬元市場價計算。
聲援潘偉業曾遭拘留
蕭守經的舊居現已變成學校擴建後的球場一角,該學校雖然屬於公務工程,但校舍已由原來的中學,又改為牟利的職業培訓學校,他又打聽到,學校背後的教育部門準備把校舍拆掉,改作發展能帶來巨大盈利的地產項目。自覺理據充份,蕭守經決定做一名房子被拆去但仍然堅持賠償的釘子戶。
當年樓房被拆時,蕭守經是自行收執離開的,沒有賴着不走誓以行動保衞家園的蠻勁。儘管表現理性,蕭守經也有落難的時候,去年6月當局對號稱廣州最牛釘子戶的潘偉業採取清拆行動,蕭到潘家聲援,結果兩人被警察以暴力抗法理由,強行制服並以行政拘留15天。回想這次生平首次被如此般關閉,蕭守經解釋,那天上門探訪戶主他並無任何暴力表現,只是警方強行入屋時仍然在場,才被一併拘走,現時想起仍然沒有後悔到場聲援,「不過就俾屋企人鬧,我都估唔到佢哋會咁狼㗎,老婆嚇死咁滯。」
蕭跟當局談判沒有進展,便開始翻書自修法律和政治,悟出維權的道理,現時還有餘力,為廣州其他遭不合理拆遷而堅持抗爭的人提供法律意見,「上街人數唔可以超過30人,否則官方就可以出動(武警)防暴隊出嚟戒備,橫額亦只可以揸住喺手,掛喺度嘅話,就變成『亂拉亂掛』,違反《城市管理法》。」本身是個體商戶,生計不成問題,但他仍每個月都就拆遷賠償問題上訪請願,上周三他又跟另外遭遇相同的20多人,拉着橫額到區教育局要求當局正視賠償問題。
最牛釘子戶 強遭拆遷 堅討賠償
廣州街頭萬人鑽動,但潘偉業住處和聖火途經的中山路,只有一街之隔,但他對聖火絲毫不感興趣,即使陪伴剛下課兒子看電視,板着的臉孔跟螢幕裏火炬傳送現場樂極忘形的民眾對比強烈。
認為傳聖火粉飾太平
潘偉業認為傳聖火只是勞民傷財,粉飾太平的作為,「臨時臨急先至髹灰水,前幾日至喺中山路搭棚,又補番啲窿窿罅罅。」
潘的不滿,顯然是他在去年六月被當局強行拆毀舊居有關。潘本來住在龍津路的三層高祖屋,04年政府下令收地,同區四百多戶陸續遷出,剩下潘偉業一屋五伙堅持未達條件不遷走,網上稱他為廣州最牛釘子戶。去年六月當局強行清場,法院決定將潘一家三口安排到原居附近的二手住宅單位,要求他簽署協議,以原居地契交換新居業權。潘偉業擔心一旦簽字,現時居所會被收回,「𠵱家呢間屋,業權屬邊個都唔確定,可能係沒收財產,只有法院至知。」
跟擁護聖火的蕭守經一樣,兩人雖然房子被拆去,但依然起着釘子戶的作用,牢牢釘在原來的那片地,令發展大計無法展開。潘偉業不妥協,皆因仍然手握原居所地契,發展商若未能取得百分百業權,法律上不可興建樓房;兩人估計,廣州近年快速發展,因收地安排未解決而產生的釘子戶,數量眾多,每個釘子戶都足以令一個建築建樓計劃叫停。
今年初調任廣東的省委書記汪洋,之前執掌重慶時,政府介入,促使發展商以市價計算補償,令堅持三年的釘子戶歡容遷出。潘偉業說,看不到任何迹象汪洋會同樣方法帶到廣州。
「同一世界同一夢想」,距離京奧還有82天,潘偉業也抱着能合理解決拆遷問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