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風味 - 程步奎(詩人學者)

田園風味 - 程步奎(詩人學者)

杭州的朋友每年春天都到龍井村去,找我熟知的茶農阿兔,幫我買一兩斤龍井新茶。阿兔的茶園大約有三四畝地,在獅峰那片向陽的山坡上,是出產正宗獅峰龍井的好地方。阿兔每年只採春茶,五月以後就不採了,因此,採製的茶葉並不多,只有五六百斤左右。清明前後所產當然更少,蘊積了一整年的精華,清香撲鼻之外,泡起來還別有一番風味。用85度的開水一沖,碧綠的葉片翻滾出澄澈的芬芳,讓人聯想到西湖邊上剛剛抽芽的柳葉,在晴和的陽光中蕩漾,隱隱約約散發着初春的明媚。
雖然每年都喝阿兔茶,卻從沒去過阿兔家。一來是春天總是忙,無暇到杭州,當然就不可能偷得浮生半日閑,龍井問茶試清芬。二來是盛夏與隆冬倒有機會去杭州,只不過辦完了公事就想走,即使有個半日閑,也沒有頂着溽暑與嚴寒的遊山雅興。朋友說近年來阿兔兼營副業,在門口擺了兩張桌子,置辦起農家菜了,不過,挺挑剔的,只招待買茶的客人。還說阿兔菜燒得不錯,要我去嘗嘗。這麼一說,又是兩三年,倒成了我們笑談的資料,打電話問好的時候,總要帶上一句「什麼時候上阿兔家吃農家菜呀?」
今年春暮居然在杭州,而且真有了半日閒暇。朋友說,去阿兔家買茶,順便吃農家菜吧。一行人開車入山,在修篁與古樹的綠蔭中繞行了一陣,不一會兒,就到了龍井村。阿兔迎出來,圓圓的頭顱,寬寬的面龐,一臉樸實的笑容,不懂得說應酬話,只是笑。朋友介紹我,說這就是每年買茶的人,又代為張羅,要阿兔到裏屋搬出一張圓桌,擺幾把椅子,說來吃飯的,做幾個好菜。阿兔開始忙進忙出,他老婆也跟着後頭忙,兩個人都是實敦敦的身子,走起來像兩頭小黑熊。
一會兒看到婦人在門前的魚池裏撈起條魚,轉眼就提着一把大菜刀,到溝渠邊上去刮鱗清理了。再一會兒看到阿兔走到街對面茶山上,就聽到一陣咕咕啼叫,雞群在茶樹叢裏蹦躂亂跳,東竄西逃,不多時阿兔就手拎着一隻黃褐色的大母雞,大搖大擺走回來。不到半小時,上了一桌菜。清蒸鯽魚很大,使我以為是鯉魚,卻鮮嫩無比;白斬雞還有點野味,肉質結實,不像市場裏買的飼料雞。炒了好幾道青菜,炒青蠶豆、嫩扁尖炒雜菜、小白菜炒豆腐皮、清炒豆角、油燜筍,都爽脆甘甜,帶着春雨江南的氣息。還有鹽水小河蝦、鹹肉蒸白豆腐亁,都是簡單的鄉下粗菜,卻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味,吃起來像吟詠着范成大的詩句。
臨走時,阿兔問合不合口味。我說,好極了,這樣的農家菜清淡可口,和龍井茶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合乎董其昌所標榜的「疏淡清雅」品味。阿兔愣愣地看着我,不知道我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