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災情嚴重,中國繼前天邀請日本和台灣救援隊協助後,昨天凌晨再開腔向南韓、新加坡、俄羅斯求助;十萬火急下,三國救援隊即時動身前赴災區參與救援。大地震已過了100多個小時,救援隊現時是與時間競賽,但昨天餘震不斷,又發生山泥傾瀉,令日本即使配備先進儀器,也無法大派用場,凸顯救人工作難度極高。
日本國際緊急援助隊61名成員,昨天(周五)分兩隊先後抵達成都。當中有消防廳拯救隊員,也有警察機動部隊成員,還有三隻搜嗅犬,其中一隻在2004年新潟地震中,在被沙泥掩埋的汽車內,救出一名兩歲男童。他們抵達成都後,馬上驅車往400公里外的重災區青川縣,但甫起程就遇上阻滯,沿路因交通意外十分擠塞,花了七小時才抵達災區。
泥濘瓦礫高達80米
日本救援隊帶備兩款生命探測儀,一款能探測二氧化碳,另一款可透過電磁波,偵測到生還者呼吸時產生的微弱顫動和脈搏;其他裝備還有光纖鏡、心跳聲探測儀、餘震感應器等。可惜先進儀器未必能派上用場,他們抵達第一個災場時,不但大廈坍塌,更發生山泥傾瀉,泥濘和瓦礫叠起來高達80米,先進儀器也起不到作用,惟有離開。
到了下午4時,他們到了一個住宅區。現場已抬走九具屍體,但有消息指一名媽媽和兩個月大嬰兒仍遭活埋,隊員於是加緊搜救。開工不足一小時,地面忽然轟隆作響,原來是發生餘震,但他們不怕危險,計劃徹夜搜救。
下雨令泥土易坍塌
台灣紅十字會和台北巿消防局國際搜救隊22名成員,昨晚7時左右,帶同搜嗅犬貝利(Bailey)抵達成都。紅十字會發言人林小姐表示,唯一要擔心的是天氣,若災區下雨,「情況就更嚴峻」,因為雨水會令泥土更鬆動,容易進一步坍塌。台灣搜救隊發言人畢先生表示,結構專家會先評估災場的危險性,才展開救援。
災區原來已有六名台灣義工在救災,他們是由台灣達華公司董事長郭璽領導,帶同生命探測儀器在北川中學搜救。儀器咇咇響,郭璽大叫:「這裏可能有五名生還者!」眾人立即趕過去合力搬開瓦礫搜救。
此外,南韓47名搜救員和醫生昨日帶同可伸入建築物裂縫的數碼內窺鏡,趕到什邡巿搜救生還者。俄羅斯第一批為數50人的救援隊,則到了綿竹巿搜救。新加坡55名救援隊員,也抵達成都,隨即被分派到災區。
英美請求救援被拒
不過,中國仍然拒絕英美等國的救援人員入境。英國國際緊急拯救隊(RapidUK)救難專家霍蘭(JohnHolland),昨日向本報表示,無法理解中國為何不讓他們救災,他們「由災後第一天開始」已請求入境,但至今未獲批准。霍蘭指出,災難發生至今已數天,現階段最需要更多有經驗和有先進儀器的救援人員參加拯救,他們無法參與,覺得「十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