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撞山<br>餘震釀洪患 120萬人疏散

山撞山
餘震釀洪患 120萬人疏散

【本報訊】四川大地震災區危情頻現!正當13萬大軍日以繼夜在震區救援、無數災民喘息未定之時,新的危機又來臨:因地震致山撞山,山體移位及山泥傾瀉堵截河谷、截斷水流,形成一個個巨大的堰塞湖,正威脅下游災區災民和救援大軍;其中廣元市青川縣一個堰塞湖更已儲水千萬立方米,隨時決堤,下游危在旦夕,120萬人昨日要緊急疏散;震央汶川縣,昨日餘震不斷,不但危及災民和救援軍警,還一度威脅到在場視察的國家主席胡錦濤。有本港採訪隊開往汶川時,險被餘震引起的泥石流擊中,路人爭相逃避,情況十分危險。中國組

國家減災中心昨日發表多張衞星圖片,顯示災區出現多處山體滑坡,構成洪災危機。其中一張圖片顯示,汶川縣城區大規模山泥傾瀉,把將近一公里的岷江路冲斷,岷江江面部份被山泥掩蓋變狹窄。衞星圖片並揭示,北川縣多處山泥傾瀉,已造成了多個堰塞湖(即地震後大規模山體滑坡及山泥傾瀉,堵截河谷河床後,蓄水形成的湖泊)。專家分析,這些堰塞湖的上游沿岸部份,民居已被淹浸。由於近日震區多次降雨,隨着堰塞湖水量的累積,對下游沿岸民居將構成較大的洪澇災害風險。

災區13個危險堰塞湖

其中,青川縣因地震令紅光鄉和石壩鄉的兩座山相撞,導致山下兩個村莊幾乎全部埋沒,3,000多萬立方米的山泥傾瀉堵塞河谷,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湖面延綿7公里,湖壩高達50米,水位漲近20米高,初步估計儲水量達1,000萬立方米左右,由於下游是青川縣最大的災民集中安置點,僅救援的軍人就有3,000多人,加上還有不少村鎮都市,這個堰塞湖,隨時危及下游救災軍人的安全。
昨日凌晨,廣元市救災指揮部緊急下令疏散下游居民,將下游2,000多災民和數千軍人轉移到當地歷史最高洪水線以上。同時,對下游118萬居民緊急疏散。此外,重災區北川懸城昨日下午也發出堰塞湖決堤警告,正在城內救災的數萬軍民和災民,被緊急撤到附近的山上高處,大撤退因缺少通告,一度引起恐慌;當局初步查核指,四川災區因地震形成這樣的危險堰塞湖達13個;當局正同專家研究排除方案,包括炸堤引洪等。

5.12四川大地震

胡錦濤視察災情遇餘震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曾慶豪表示,目前青川的堰塞湖的水位已經高逾20米,決堤危險一天比一天大。泥石鬆散,人力根本無可能防止堰塞湖決堤,疏散居民是唯一選擇。熟悉水利工程的港大副校長李焯芬則說,當局可以用爆破方法拆毀堰塞湖,及早疏導洪水,但堰塞湖往往位於僻遠地點,能否接近也成疑問。
正當13萬救災大軍仍日以繼夜在救援的同時,震央汶川縣昨日餘震不斷。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一個救災現場向軍人們講話時,突然發生餘震,有人大叫「餘震!」軍人搖搖晃晃站不穩,胡錦濤也停住講話,待餘震過後才繼續講話,他說:「現在還有餘震,房屋也不結實,你們自己也要注意安全。」

逾千名災民在山泥傾瀉的山坡下逃生。路透社

國務院向遺屬派撫恤金

餘震引發嚴重泥石流。本港有線電視採訪隊昨日跟隨救災軍人進入震央汶川縣城途中,大量山泥石頭從山上滾下,眾人慌忙走避,有人躲到路邊廢棄大卡車下躲避,有人戴上頭盔;滾石壓着部份車輛,幸乘客及時逃出未造成傷亡。泥石流引發塵土飛揚,令現場人士呼吸困難,要戴上口罩防塵,泥石流歷時數分鐘才逐漸平息,但山石將剛開通的道路再度阻塞,救援人員小心繞道通過,繼續前進。
至昨日,大地震發生已超過100小時,災區雖仍有生還者獲救的消息傳出,但更多被挖出的卻是屍體。國務院新聞辦昨日受權發佈指,據統計,截至昨日下午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28,881人死亡,受傷198,347人。由於災區連日高溫,遇難者及動物的屍體處理不及,令災區防疫備受關注。
此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宣佈,對死者家屬每人發放5,000元撫恤金,同時,在三個月內向受災地區的災民每人每天發放一斤糧和10元補貼。

更正

本報昨日頭條版「四川唐山地震比較表」中,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應為24.2萬,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