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醫護人員繼續從不同途徑,遠赴四川拯救災民。正在四川的醫院管理局先頭部隊表示,當地除需要骨科、深切治療部、感染控制科醫護人員治療災民身體創傷外,亦需要臨床心理學家,協助撫平生還者的心靈創傷。
正在四川成都華西醫院的醫管局感染及應急事務總行政經理劉少懷表示,當地災民面對家破人亡巨變,十分需要別人關懷。他與華西醫院院長商討後,認為除需調派深切治療部、骨科、創傷科及感染控制醫護人員協助外,需要臨床心理學家,向災民提供心理及情緒支援。
最缺抗生素止痛藥
關懷行動執委會主席梁秉中教授指出,鄰近災區都江堰的崇州縣人民醫院,已有超過300名傷者等待救援,關懷行動將派出義務醫護人員,未來三至四周輪流到該院協助治理傷者,「𠵱家內地醫院最需要抗生素、止痛藥同骨科手術用嘅螺絲同鋼板,我哋都會帶上去。」
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兼任教授李德誠表示,現時災民可能有哀傷反應,由不相信痛失親人的事實,變成埋怨及極度悲傷,可為他們提供簡單心理支援,聽他們哭訴,或安排他們互相傾訴。
不少本港醫護人員陸續飛抵四川救災,包括具飛行醫生經驗的中大意外及急救醫學教學單位主任譚偉恩、威爾斯醫院副行政總監李錦滔醫生。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等醫生,也將赴四川參與感染控制工作。
疫區衞生環境欠佳,樂施會將動用800萬元善款,為災民提供流動洗手間,減低環境污染,亦會再購買急救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