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救援人員對四川多個處於震央汶川附近的災區鞭長莫及,官方未能掌握具體傷亡數字。但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研究所分析災區的衞星圖象,並以房屋損毀率推斷,該地區最少16萬人受災,生死未卜。位於北川縣城兩公里外的曲山鎮更慘被山泥、土石百分百掩沒,預計鎮內約一萬災民被活埋,其餘汶川轄下漩口鎮和臥龍鎮亦被夷為平地。學者敦促必須把握今日最後拯救機會。
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透過台灣的衞星福衞二號拍攝到地震災區汶川、北川等地最新受災情況,所長林琿昨日表示,位於綿陽至北川路段的曲山鎮受災情況非常嚴重,他坦言衞星圖象顯示,該城鎮長闊達三、四公里,幾乎百分百被山泥掩沒,鎮內大部份人被活埋,估計受影響的災民逾一萬人。
汶川鄉鎮八成房屋倒塌
研究所又分析了「國家空間技術減災網頁」上載的空軍拍攝衞星圖片,發現汶川縣、北川縣等多處鄉鎮七、八成房屋倒塌,甚至夷為平地,估計大量災民被活埋瓦礫,以房屋損毀率推斷,有關地區有逾16萬人受災。
國家空間技術減災網頁的人員分析稱,汶川縣造成大部份房屋倒塌,茂縣縣城、石鼓鄉、南新鎮、雁門鄉已有逾八萬人受災,地區內八成房屋倒塌,另縣內多個鎮未待救援人員到達,多鎮已被夷為平地;北川縣南部地區房屋損毀率達七成,受災人口逾四萬。
至於救援人員剛剛抵達的汶川縣白花鄉和漩口鎮有逾萬災民受困,房屋損毀率達五成以上,該縣的水磨鎮房屋倒塌率七成,受災人口逾萬;映秀鎮房屋倒塌率達七成,受災人口達8,000人。
衞星圖片又顯示,位於震央的都江堰通往汶川縣的道路,多處被堵塞。茂縣周邊的213道和萬阿線省道共20公里以上路段多嚴重堵塞,橋樑多處坍塌,疏通難度很大,對災害救助受了嚴重影響。
「只要尚有人聲也拯救」
林琿說,地震已發生多天,曲山鎮及其餘多處地方仍未有拯救人員到達,災民命縣一線,他認為救援人員必須把握今日救出活口的最後機會。至於生還者倖存機會,林教授慨嘆:「現在真的真難說。只能盡量拯救,只要尚有人聲也應拯救。」他又利用衞星圖片分析稱,北川至茂縣302路段被山泥堵塞,明顯阻礙救援人員進入災區。他認為救援人員除陸路以外,仍可以空降或攀山等方式救災。
研究所方面現已啓動對四川大地震的受災影響評估網站( http://www.iseis.cuhk.edu.hk/gb/special/sichuan.htm),中大已向國家科技部呈交有關資料,希望有助救災及日後災後重建工作,預料今日續有更新災區圖片,並分析那些地災區仍有塌方危險,需緊急疏散。
衞星監測曲山鎮一帶損毀情況
震央附近災情分析
《石鼓鄉等三處》
房屋損毀:80% 受災人數:2萬人
死亡人數:未公佈
《汶川縣周邊》
房屋損毀:70% 受災人數:超過1萬人
死亡人數:未公佈
《映秀鎮》
房屋損毀:70% 受災人數:8,000人
死亡人數:未公佈
《白花鄉、漩口鎮》
房屋損毀50% 受災人數:超過1萬人
死亡人數:未公佈
《北川縣、曲山鎮》
房屋損毀:70% 受災人數:4萬人
德陽市死亡人數:6,701
《茂縣》
房屋損毀:60% 受災人數:10.5萬人
死亡人數:95人
《都江堰市》
聚源中學死亡人數:50多人
《成都》
死亡人數:1,215人
資料來源: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研究所衞星圖象分析及內地官方公佈
救女同學 少男挖爛雙手
【本報訊】「是馬健,他用手挖了4小時,把我救出來的!」在映秀鎮漩口中學讀中三的13歲女孩向孝廉,躺在成都的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病床上,動彈不得,右手臂和左腳嚴重被壓傷,可能被截肢,但仍然惦記着用手挖掘她出來、掘至滿手鮮血的恩人。
教室震動老師慌忙喊跑
孝廉說:「地震發生時,我在學校三樓教室上課。當時化學老師在講台上滔滔不絕,突然整個教室開始震動起來了,老師慌忙喊我們跑,我們就爭相湧向門外。」在走廊上時,她就感覺天旋地轉,站立不穩;跑到一樓時,就有樓頂的水泥倒下來,噗的一下壓在她身上,她心想完了,然後就失去知覺。「我不知道甚麼時候第一次醒來,迷糊地從縫隙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後又失了知覺,第二次醒來時,天黑了,我那時非常想念爸爸媽媽,我想看他們一眼再死。之後又再失去知覺。」
這時,同學馬健在外面喊她:「孝廉,你在那裏?」「我就醒了。」「你要堅持,你要堅持!」
同困瓦礫下「我不會走」
她哭着叫馬健:「你別走,如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馬健說:「我不會走,你是我們班上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強的,這點困難難不倒你。」
然後,馬健就用手挖走孝廉身上壓着泥土和石塊,救出她時,他的手已血肉模糊。
老師託孤 留災區慰家長
【本報訊】一次地動山搖之後,造成了多少孤兒寡婦,有人託孤將子女送走;有人千里迢迢冒險進入災區尋夫。一幕幕悲情故事,在重災區汶川的映秀鎮上演又上演。30歲的余琴(圖)和她的丈夫都是映秀鎮一間小學老師,地震當日,她因為沒有課堂而留在家中,結果她和8歲女兒逃過一劫,可憐丈夫就這樣被倒塌的學舍壓死,她變成了寡婦,女兒失去父親。
喪夫後的余琴在悲傷過後仍然克盡老師本份,留下來安撫死去子女的家長情緒,自己卻無暇照顧親女,惟有請鄰里將女兒送出成都,交託兄長照顧。可是,余託孤後一直擔心女兒的情況,昨日當她見到記者時,立即請求記者返回成都後代她致電給兄長,再三拜託好好照料女兒。
徒步幾十公里尋夫
此外,40歲郭群是成都人,她43歲的丈夫陳志彬是貨車司機,地震當日早上,陳駕車運送鋼材到映秀鎮,原定即日回程,結果一去不返,留下妻子和18歲女兒,以及70歲患病的父親,大家心急如焚。
郭昨偕同妹妹冒險徒步走了幾十公里前往映秀鎮,她沿途一直留意由鎮裏逃出的災民中,有沒有自己的丈夫,可是她一次又一次失望,惟有一直哭着,堅持這段崎嶇不平的尋夫路。
災民逃難 爭上船爆衝突
【本報訊】汶川通往都江堰的公路被地震震毀,成千上萬的汶川映秀鎮災民,千方百計希望逃離震央,當得悉鎮附近有臨時碼頭安排救生艇到都江堰後,大批心急如焚的災民昨日趕到那裏,希望盡快離開,有人試圖打尖上船,與災民發生衝突,場面一度混亂(圖)。
「插隊!把他拖下來!」
官方昨日在漩口鎮白花鄉、距離映秀鎮約五、六公里的地方,設立臨時碼頭,以救生艇、衝鋒舟和軍用筏,接載災民到都江堰,而這亦是目前離開汶川最近的碼頭。每天有300架次衝鋒舟來回,每次載10名災民,而軍用筏每次可接載約200人。當地災民稱,他們前日得知可以水路離開汶川後,湧到碼頭的人越來越多,昨日一度聚集了千人,部分人是步行數十公里到來,並在江邊等候多時,仍未能上船離去,因此心情浮躁,每當有救生艇泊岸,災民都爭先恐後要上船,甚至互相推撞、指罵,場面混亂。
有男子試圖「打尖」上船,但遭其他災民怒斥,大喝:「插隊!下來!把他拖下來!」有工作人員更上前抱住打尖男子的頭部,將他從救生艇拖下來。災民楊先生:「我從映秀走出來的,從8時20分走到現在,差不多6、7個小時,腳很痛!」也有人說:「我等也等了兩天,幾個小時算不了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