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全球糧食價格自去年夏季以來持續攀升,導致通脹升溫,令消費者荷包不斷縮水,對經濟增長更構成嚴重影響。不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編製、在反映食品通脹最具權威的食品價格指數於4月份意外下跌,為15個月來首次回落,意味糧食價格已經見頂,環球通脹有望在未來數月降溫。
隨着小麥、糖、大豆等農產品價格回落,聯合國FAO上月食品價格指數由3月份的217跌至216.7,為07年1月以來首次下跌。聯合國官員認為,今年天氣較佳,令農民可以種植更多農產品,從而增加糧食供應,故食品價格將停止上揚,甚至掉頭回落。過去12個月,FAO食品價格指數累升52%。
天氣亁旱利玉米生長
聯合國FAO政府穀物小組秘書長阿巴斯安認為,除非有戲劇性事件發生,否則看不到糧食價格再上衝的迹象,而單憑農產品價格在本月首兩周的走勢,已可預示本月食品價格將進一步回落。
國際油價不斷上漲,令可用作製成再生能源乙醇的玉米價急升,玉米期貨價格更在上周五創出每蒲式耳6.39美元新高,但自此之後已回落6.4%,芝加哥7月玉米期貨價連跌5日,昨最多跌6.25美仙或1.05%,低見每蒲式耳5.9美元。
東京商品經紀商Okachi&Co分析員重本貴樹指出,美國中西部天氣亁旱,加上雨量較少,利好玉米及大豆生長,故預計本周兩者的種植量將會急升。由於市場對產量不足的憂慮得以紓緩,芝加哥7月大豆期貨昨一度低見每蒲式耳13.625美元,挫17美仙或1.23%。
至於作為主要糧食的小麥及白米價格亦顯著下挫。美國不反對日本出口白米儲備,以紓緩白米在亞洲供應緊絀的情況,拖累白米價格連續4個交易日下跌。分析員表示,美國無可能找到阻止日本出口白米儲備的理由,預計南韓將繼日本後,成為亞洲第二個出口白米儲備的國家。
美難阻日賣白米儲備
芝加哥7月白米期貨價最多跌1.15美元或5.35%,至每百磅20.34美元。小麥方面,芝加哥7月小麥期貨價跌至半年低位,最低曾見每蒲式耳7.59美元,挫5美仙或0.65%。小麥價格自2月底升至破紀錄以來,迄今已大跌43%,主要因市場預期今年收成急漲。
農產品價格回落幅度*
‧玉米:7.67%
‧大豆:14.04%
‧白米:17.99%
‧小麥:43.68%
*自歷史高位回落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