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續萎縮 美股早段挫

製造業續萎縮 美股早段挫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上周新申領失業金人數增加,以及上月工業生產回落,意味當地經濟仍然疲弱,拖累美股表現,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早段曾跌43點。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幹事卡恩稱全球金融危機最壞時刻已過,加上瑞銀建議增持全球石油股,緩和道指跌勢。

新領失業金人數超預期

開市後兩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道指跌1點,報1289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升6點,報2503點。歐洲方面,英國第三大銀行巴克萊發盈警,抵銷歐元區上季經濟增長勝預期的利好因素,英、法股市尾段升0.1%至0.5%,德股則跌0.1%。
美國上周新申領失業金人數增加6000人,至37.1萬人,略高於預期;前周申領人數升至306萬人的逾4年高位,反映就業市道持續轉弱。製造業方面,消費開支放緩令車廠減產,上月工業生產回落0.7%,遜預期,設備使用率亦由80.4降至79.7的兩年半低位。費城製造業過去6個月有5個月收縮,本月製造業指數雖由負24.9升至負15.6,但仍低於零,意味製造業仍在萎縮。
投資者對經濟放緩的憂慮令資金流入美國國債,美國3月份長期資金淨流入高達804億美元,是五個月來最多。

伯南克:銀行應積極集資

另一方面,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表示,近期信貸危機顯示企業需要充裕資金,故銀行界應在必要時積極集資,監管機構亦正促請銀行加強資料披露,以提高透明度和改善市場紀律。他續稱,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不善,是信貸風暴成因之一。
不過,卡恩則認為金融危機最壞時刻已過,但信貸緊縮對經濟的影響將至少延續至年底,甚至明年中。
彭博社與《洛杉磯時報》進行調查發現,44%美國中高收入人士認為,目前是買入股票的好時機。四成受訪者認為,能源股是未來12個月的投資首選,其次是醫療保健股(佔30%)和科技股(佔22%)。他們亦認為,亞洲是未來一年回報最佳的地區,其次是新興市場和美國。
亞股昨日因新力和NEC電子發盈喜,加上澳航的工程師取消罷工計劃,令亞太區股市在科技和航空股領漲下靠穩,MSCI亞太指數於東京尾市升1.3%至151.83,是兩周以來最大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