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持續飆升但內地油企未能加價,市場關注內地對調整成品油價格的動向,人行公佈首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時罕有指出,隨着油價大幅攀升,進一步增大內地通脹壓力,加重石油化工下游行業的成本壓力,故中國「成品油價格存在較大上調空間」,亦應「繼續積極推進石油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 記者:劉美儀、羅嘉銘
成品油價格若上調,中石油(857)及中石化(386)等石油化工上游行業,便可望從中受惠。較早前發改委能源局官員曾表示,高油價將加劇國內通脹壓力,去年11月國內成品油價格才上調10%,發改委未必會快速跟隨國際油價升幅而上調內地成品油價格。
油價管制影響油股
人行報告表示,內地成品油仍然實行定價管理機制,國際原油價格大升,對石油化工下游行業的成本壓力尤為加重,特別是煉油行業虧損更見嚴重。面對國內外成品油價格差距擴大、國內原油與成品油價存在矛盾,加上國內油價調整相對滯後的情況,人行認為此舉在一定程度鼓勵了低價石油消費,不僅不利推動經濟結構調整,還會造成節能壓力傳遞不暢的後果。
報告指出,提高人民幣滙率靈活性,能降低以人民幣計價的國內原油價格,並提高以外幣計價的成品油價格,令成品油與原油價格矛盾得以緩解,減少國內外成品油價差異。人行又重申,貨幣信貸的增幅回落基礎尚不穩固,內地流動性依然偏多,因此會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及存款準備金率等工具,控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
地震未有衝擊股市
雖然四川省發生7.8級大地震,但《人民日報》指股市未受過度衝擊,穩住股民信心。內地股市昨雖略為低開,但因鋼鐵、水泥、醫藥板塊炒「災後重建」概念而越升越有,上海上市的8家川渝公司更漲停板,滬綜指全日高收3657.43點,升97.19點或2.73%,深綜指亦高收1139.09點,升2.63%,兩市成交額合計1862.93億元(人民幣.下同)。
儘管人行前日公佈的4月份貸款增長數據有所反彈,但市場憧憬當局會適度放鬆從繄政策,讓銀行批出更多貸款協助災後重建,在加息機會甚微的前提下,內銀股普遍上漲,即使交通銀行(3328)今日有逾1400億元的A股限售股解禁,其A股昨再升2.28%。
國家統計局公佈,4月份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按年升15.7%,低於市場預期的17.7%,亦較上月份跌2.1個百分點,但光大證券分析師黃學軍認為,數據反映內地出口放緩幅度並非想像中悲觀,料未來工業增加值可回彈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