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龍通道被毀 竹葉供應緊張<br>大熊貓要捱餓

卧龍通道被毀 竹葉供應緊張
大熊貓要捱餓

【本報訊】四川大地震禍及國寶大熊貓。卧龍自然保護區及成都大熊貓基地的大熊貓雖然在地震後安全無恙,但成都基地的負責人擔心地震可能中斷新鮮竹葉供應,大熊貓隨時要捱餓。有專家指出,熊貓遇上地震會懂得走避,更會與同伴扭作一團互相保護。

國家林業局稱,四川省雅安及成都兩個大熊貓基地的68隻大熊貓全部安全,但因通訊及交通中斷,曾一度與距離震央僅約50公里的卧龍自然保護區失去聯絡30小時,昨晚終於透過衞星電話與保護區取得聯絡。職員確認86隻大熊貓安然無恙,並把所有熊貓嬰兒移到地勢較開闊及安全的沙灣。本報昨日多次致電卧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職員,手機及辦公室電話均無法接通。
局方特別成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趕赴現場救助工作人員及大熊貓。國家林業局要求保育區加強維修及鞏固設施,防止餘震傷害工作人員或大熊貓。保護區更應密切監察野生大熊貓的情況,一旦發現傷病大熊貓必須即時救治。
卧龍自然保護區是全球最多大熊貓的保育區,現時唯一通往外界的雙程路被地震摧毀。該區飼養的大熊貓包括北京政府計劃送予台灣的「團團」及「圓圓」。
被喻為「大熊貓之父」、北京大學大熊貓和野生動物保護與研究中心主任潘文石向本報表示,大熊貓有與生俱來的求生意識,遇上地震懂得走避,會與其他大熊貓扭作一團互相保護。

震後嚴重受驚需安撫

成都大熊貓基地昨日照常開放。基地負責人費先生向新華社表示,許多遊客昨冒雨前來參觀,看見大熊貓無恙均鬆一口氣。基地已聯絡供應商,保證竹葉供應穩定。但每隻熊貓每天最少吃25公斤竹葉,即基地每天需要逾1,000公斤竹葉,主要來自地震災區汶川、崇州及彭州等地,「目前最怕大熊貓吃的竹葉供應出問題,大熊貓吃的竹葉一定要新鮮,供應要及時,否則大熊貓就要捱餓。」
基地設有後備水源及發電機,就算停電也不會影響輸水,保證熊貓隨時有水喝。費先生又指,成都與卧龍基地儼如「兩兄弟」,工作人員已準備隨時支援,「卧龍熊貓保護中心有難,我們已經準備好人員與設備,隨時援助他們。」
台灣《聯合報》報道,前晚地震後,卧龍的大熊貓嚴重受驚,經保育員悉心安撫,大熊貓的情緒才稍為回穩,目前保育員總動員全天候陪伴大熊貓。
此外,中國也有1,590隻野生大熊貓分佈在四川、陝西和甘肅;其中四川省佔1,200多隻。林業局稱,野生大熊貓的狀況有待觀察。

本港百師生探熊貓險遇難

【本報訊】本港漢基國際學校約100名師生前日發生地震時正身處四川,全部無恙。本周一地震發生之前,他們正坐車前往接近成都的一個熊貓公園,起初以為是地面狀況差或司機駕駛技術欠佳,令車程十分顛簸,其後才知發生地震,錯怪了司機。
漢基國際學校前日透過內聯網向師生及家長報告各人平安,指大家沒有受到地震影響。外電引述一名帶團女教師表示,他們下一站是西安,昨日獲悉成都機場重開,即啓程往當地機場,準備起程回港。該女教師稱,星期一晚持續出現的餘震,令房內的枱、燈光和地面不停晃動,她整晚不能入睡。
該批國際學校學生這次北上旅行一周,事發時他們正往成都熊貓公園,探訪由他們助養的大熊貓,公園離震央有一定距離,所以未有被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