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內人隨筆:張衡都不如? - 尹思哲

案內人隨筆:張衡都不如? - 尹思哲

是日金句:Californiansaregoodatplanningfortheearthquake,whilesimultaneouslydenyingitwillhappen.
─SheilaBallantyne

東漢中葉,中國人張衡發明了地動儀,公元138年曾記錄到隴西大地震。美中不足的是,地動儀不能預測地震。張衡曾出任太史令,恍如今日的地震局。奇怪的是,經歷1870年的技術進化,祖國的地震預測技術,竟然完全沒有進步?

等政府救不如自救

四川大地震之後,內地網民怒不可遏。「太垃圾了,你們有沒有能力預測地震?」他們紛紛留言,要求地震局局長辭職謝罪。
最諷刺是,地震發生於五月十二日,早於五月七日,就有一名從事地質工作的武漢人,在網上預測是次地震,準確地預知了事發日期,預測的震央也很接近。另一方面,地震數天前,四川和江蘇省,分別出現了數十萬蛤蟆大遷徙。
由此可見,不管是尋常老百姓還是大自然動物,也都分別道出了預兆,何解內地的地震局官僚及官方新華社,竟在事發後28分鐘才發出公佈?就連身處遠方的美國地質調查所,效率也高於地震局官僚。
這是地震局的官僚辦事不力,還是他們故意秘而不宣?我不知道,但我肯定的是,內地的新聞及資訊只要自由一點,救援的工作將更有效率。災情嚴重,與其等待公安部隊來救,反不如由當地平民組織拯救隊來得迅速。在外國,曾經有不少網民利用Google地圖和Aamazonmechanicalturk自發搜救失蹤者的案例。

救災資訊應全面開放

地震災區範圍廣,拯救工作又分秒必爭,救災資訊的最佳處理是全面開放,例如一個容許張貼即時消息的網上地圖,那裏需要糧食,那裏需要藥物,那裏需要增派人手,一目了然,箇中的原理也挺Web2.0。
我今天參加了Facebook某個關注地震的群組,還看到留言版有人寫道:「心寒啊,捐款給紅十字會,工商銀行還要收手續費,沒天理了?」
案內人隨筆網: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