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習慣了境外秩序的人最不適應內地民間生活,也不。這趟北遊記,遇到不少水土不服的原居民。似乎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路線,速度太快而不近人性,人心開始醞釀不安不滿,積聚久了就會爆發衝突。
最早都從心思敏感的人開始。像一個天性剔透的女子,愈來愈厭煩出門。北京城大,人們生活常喊累,閒適是調節步伐,把活動範圍縮窄。記得上次阿城來港,就說他在北京沒甚麼出門意欲,在香港卻成天想逛街。
這宅女說,每天出門她都要生氣,諸事看不順眼。辦奧運,她也興致勃勃投入情緒,還購票去水立方看預演,結果跟別人吵架收場,受不了社會軟件不良,文明制度不善。我的電話卡有問題,她替我打電話投訴,撥了好久都接不進去,換我試試,心血來潮選擇英語頻道,馬上有人接聽。朋友氣得想罵人,還是忍着氣跟對方講理,講了半天不得要領才放棄。這些情況她屢屢遇上,到頭來搞得人很沮喪。
中國城市畸形發展,人的相處也有點扭曲。去餐館吃飯,見那些談吐溫文的客人,對着侍應生大呼小喝,完全是另一種應對模式。聽說若不這麼粗禮,服務就會耽擱怠慢。
宅女沒事亁脆不出門,在家看書聽歌跟朋友打電話聊聊天,上網消費應有盡有,自得其樂,連工作也想找在家可做的。養氣之道,就是不要動氣。中國宅女宅男,原來統統是避世祖師陶淵明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