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交通諮詢委員會昨討論九巴、龍運、新巴、城巴及新大嶼山巴士5間巴士公司的加價申請,建議批准各巴士公司加價2.5%至7%不等,建議最快兩周內提交行政會議通過,五巴便會正式加價,400萬巴士乘客大部份每程多付2至4角。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批評,若批准五巴同時加價,將令通脹惡化。 記者:麥志榮
今次是巴士票價可加可減新機制實施後五巴首次申請加價,九巴更獅子開大口,申請加9%,其餘四巴申請加幅5.8%至7.24%。當局根據巴士票價可加可減方程式計算的結果,九巴的加幅只有3.91%,新巴及城巴則4.67%。
市民每程多付2至4角
交諮會主席鄭若驊昨日在會後表示,審核加價申請除了巴士票價可加可減方程式的運算結果外,還需要考慮本港家庭的入息中位數變動;巴士公司的服務質素及財務狀況等。
委員會察覺不同巴士公司的財務狀況有所不同,所以建議不同巴士公司因應其個別的情況批准不同加價幅度。她拒絕透露建議的加幅,方案會提交行政會議決定。
據了解,交諮會建議批准各巴士公司加價2.5%至7%不等,其中九巴及龍運建議批准加價4.5%,新巴建議批准加價4.8%,城巴建議批准加價2.5%,而新大嶼山巴士建議批准加價約7%。過海及長途巴士線每程加約4角,而短途巴士線每程加約2至3角。
城巴加幅最低是因為城巴半數的路線都未有申請加價,拉低了整體加幅,新大嶼山巴士則受吊車影響出現虧蝕,故加幅最高。九巴的加幅雖被削減,但仍可維持盈利。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批評,各巴士公司都仍有可觀盈利,應可再推遲加價,而且巴士票價加幅高於市民的加薪水平,勢必進一步推高通脹。
民協到政府總部請願
民協代表昨遊行至政府總部,要求政府擱置巴士公司加價,代表認為,各巴士公司申請的加幅高於可加可減機制計算到的幅度,一旦加價將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五巴已7至11年未有加價,九巴上次在1997年12月加價,平均加幅為7%;龍運巴士自1997年中開始營運,至今未曾調整票價;新巴上次加價在2001年4月,平均加幅2.4%;城巴上次加價在1997年12月,平均加幅6%;新大嶼山巴士上次在1998年4月加價,平均加幅為9%。但是五間巴士公司在本港出現通縮期間沒有減價。
交諮會建議批准各巴士公司加幅
新大嶼山巴士
申請加幅:7.24% 建議批准加幅:7%
新巴
申請加幅:5.8% 建議批准加幅:4.8%
九巴
申請加幅:9% 建議批准加幅:4.5%
龍運巴士
申請加幅:5.9% 建議批准加幅:4.5%
城巴
申請加幅:5.8% 建議批准加幅:2.5%
你的意見?
●交諮會建議批准各巴士公司加價幅度合理嗎?為甚麼?
●加價後,你會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嗎?理由為何?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或傳真至:2370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