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從緊政策下,公司信貸規模增速及房地產市場均見壓縮,但內地銀行首季盈利增長仍顯著。交通銀行(3328)副行長錢文輝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信貸規模對銀行業績確有很大影響,但結構調整更重要,該行透過擴大息差、提高高息資產佔比、加強風險控制降低成本等,以調整資產結構。他指交行業績今年將保持穩步增長,從中期看,該行「應該有能力保持業績增長趨勢」。
人行剛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至16.5%,他指此舉對各行的流動性影響也不盡同,按銀監會要求,內地商銀存貸比率不能超過75%,他說若準備金率升至20%多時,目前存貸比率超過七成的銀行,便可能「幹不了事」,「沒有了發展後勁」。
但他感到欣慰的是,交行存貸比率一直控制在稍高於60%水平,不需繳納存款準備金率的同業存款規模,亦保持在同業中領先水平,因此交行的發展「後勁」仍然十足,現時中長期貸款佔比,較同業平均水平低約10個百分點,這類貸款的利率定價水平,亦相對較高。
盼證券保險業有突破
海外銀行實現綜合化經營,業務收入來源有多種渠道。他表示,今年度交行在政策允許情況下,亦會力爭在證券、保險業務領域取得突破,擴大中間業務收入。儘管今年A股大幅走低,基金銷售顯著下跌,惟代理保費收入卻得爆炸式增長,首3個月累計代銷保費便已超過去年全年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