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 - 鄧達智

Baby - 鄧達智

陳安琪拍攝電影《愛與狗同行》的動機,肯定為紀念與她共同生活十五年的愛犬Baby,透過愛狗之心她發掘串連了好大一伙居住香港不同國籍的愛狗人士與他們的狗緣故事。人與狗的愛讓她重新審視她與家人愛的歷程;找來定居台北近二十年,她唯一的血緣親人,攝影師弟弟陳贊雲一起共坐翻閱他們家的老照片,及她在德國拍攝老年父親及德裔繼母的片段,細說父親早年離家不返,母親早逝,孤單成長的故事。當她說到:「……Baby陪我生活十五年,就是父母及你(弟弟)也未曾共渡這麼長的時間……」這刻,整間電影院最靜默。
十五年,一般狗的一生,高齡的Baby疾病不斷雙目失明,影像中見他不斷撞向家具門牆,相信日後陳安琪再看也難禁淚漣;但電影拍得恰到好處並未煽情,黃貫中近二十分鐘的愛狗說片段,幾次見他眼睛泛紅,就是按下去,淚只在眼眶中打滾,Angie要拍的不是人狗未了情,而是透過狗狗喚起人類對動物的愛心與憐憫,再反射人與人愛的關係。電影中愛狗之心親身說法,有不同國籍人士,有中產,有藝人,有勞動階層,有露宿者,然而護狗之心相同。透過這套電影深入看到一部份愛心使者如何全情投入,如何放棄所謂正常生活倫理福祉,為愛狗奉上生命及生活的一切。
我也曾經愛貓愛狗,不時下課回家路上書包中多了一兩隻被遺棄幼貓。家中狗狗叫Lucky,黃白雜色混種狗,在我小學四、五年班便來我們家了,直至上高中要到外面升學,就此分離。從童年到少年的幾年,Lucky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每天最記掛的事項。大學二年班暑假我首次回家,Lucky已老死,祖父與外祖父也在同一期間離世。
很多年之後到日本觀櫻花,去過京都奈良到東京入住和式旅館,靠近上野公園,附近醫院佛堂佛具店子特多,有點奇異。晚上夢見Lucky也看到祖母,與他們閒聊間,自覺祖母與愛犬早已離世,那夢便醒了。透過紙窗一地榻榻米銀白,起來推窗外望,清冷滿月水銀瀉地流竄在眼前好大一片墳場,那時那刻着實鬼魅,然而能在夢中重逢祖母與Lucky真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