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亨利八世的銀幕造型都與歷史吻合,我還隱約記得《千日安妮》的李察波頓也是那副唔開胃模樣,完全不像傳聞中和伊莉莎白泰萊搞雙重婚外情的倜儻俊男,教鹽和醋都沒有食過多少的初生之犢非常失望。他同期與新婚妻子攜手演出的《馴悍記》外表大同小異,只是宮廷裝換了平民服,大鬍子是尚未成形的滿面于思,風流不足邋遢有餘。孔武有力的艾力賓拿誕生在那個時代,一身精肉無論如何坐不上龍椅,恐怕只好委身御林軍群中當行先死先的隨從;祖納頓雷斯梅耶士這種標致的小青年,也不可能召集文武百官有事啓奏無事退朝,最多擔任書僮的角色,為群雌爭艷的後宮添加一抹斷袖疑雲。
影壇最早的都鐸皇朝演義,可能是劉別謙拍於一九二零年的《安妮寶林》,由德國默片殿堂級元老EmilJannings飾演男主角──你還記得茂瑙《最後一笑》那個扮相似聖誕老人的旅館公廁員工?對着這樣一位與靚絕緣的伯伯,好男色之徒除非同時有嚴重戀祖父癖,否則不會生非份之想,正襟危坐專心看戲。你別說,這部陳年舊片也真耐看,樂趣遠遠超越新鮮熱辣的《華麗孽緣》。劇本雖然流於單薄,但女主角被迫捨棄青梅竹馬小男友陪伴君王的委屈我見猶憐,恨生仔恨到出面的一家之主接獲「恭喜大人弄瓦」噩耗時的欲哭無淚,更深深觸動我們文化底層的神經線。最出色的是服裝設計,男角們那些及膝皮草外套之漂亮,不但黃偉文看見會趕搭時空穿梭機(頭等艙,當然)去收購,連我這種知慳識儉的冇皮草根市民,也忽然虛榮得迷失本性,奢望光顧貴族二手衫特賣場碰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