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大概是最多人掛在口邊但最少人付諸實行的生活價值。少用膠袋是最簡單可行的做法,但大多數人到超級市場或商店都禁不住用掉一個膠袋又一個膠袋,連眉頭也不皺一下。
其實,不能全怪一般人說一套做一套。說到底,環境保育、綠色生活追求的是跟資本主義背道而馳的生活方式。環境保育、綠色生活講求的是簡樸、節約、循環再用、自我抑制,能不用的原料、燃料就不用,炫耀性的消費、不必要的消費則必須避免。可資本主義經濟講求的是擴大再生產,是不斷的增加投資及消費,是鼓勵催生各種欲望以刺激消費。對任何資本主義體系來說,若果人人都過綠色生活,限制消費,少用能源及商品,消費市道將會不斷轉差,生產規模及交易量將會縮減,經濟恐難免持續衰退。
看準了這樣的矛盾,大部份企業即使怎樣高舉環保旗幟或良心,也只是擺擺姿勢。汽車業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研發節省能源的汽車已是好幾十年的事,電動車、混能車(HybridCar)面世也有好幾十年。這些車輛的耗油量較低、能源效益郤比電油車、油渣車高得多,排除的廢氣量也比現時行駛的車輛低得多。只可惜整個汽車業都不肯投放甚麼資源開發這些車輛。想想看平治從AClass到BClass到SClass都有,就是沒有開發一個節能車的系列,這不就說明了問題嗎?
即使像豐田那樣勉強開發了一兩款Hybrid節能車,它們顯然也不被視為主打的產品。大家都看過那款叫Prius的混能車吧?它的外形實在又笨又難看,車頭車尾更像卡通片中那些被怪物「擠扁」的車那樣完全變形,變得沒頭沒尾,像流動車屋一樣。試問有誰願意開一輛既不便宜、外形又「薯」的車到處跑呢?
若果企業真的有心搞環保,該首先做的是改善產品的質素及外觀,增加吸引力。要是混能車或環保車弄的像AudiA3或LexusIS250那樣cool,願意用的人肯定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