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樽裝豆變樂器 上網買二手嬰兒用品<br>綠色媽媽為仔慳

膠樽裝豆變樂器 上網買二手嬰兒用品
綠色媽媽為仔慳

【本報訊】通脹持續,物價升不停,作為掌管及照顧全家大小事務與起居飲食的母親們就更加要精打細算。新世代的媽媽除深明知慳識儉的重要性外,更會帶領一家人支持環保,實踐綠色消費,例如自製玩具、以舊衣布製作蒜頭驅蚊器、利用橄欖油與白醋等天然材料清潔家居。 記者:鄧愷欣

在昨日一個環保媽媽活動中,出席者張蕙萍本為註冊職業治療師,為了專心照顧1歲大的兒子,她辭去工作;也因為兒子,她學懂精明消費,成為新世代的慳家綠色媽媽。「BB出世之後使用多咗,自然就會諗想慳啲,點樣將屋企嘅嘢循環再用,好似佢對玩開嘅玩具會好快厭,所以就減少買玩具,自己用膠樽、奶粉罐放啲豆豆、米去整小樂器畀佢玩。」
張蕙萍指出,自得知超市的貨品價錢較藥房昂貴後,便開始四處格價。「如果買BB濕紙巾、清潔劑就會去藥房,每樣貨品至少平10蚊。買奶粉就會搵香港護士協會訂,比藥房平之餘又會送貨,或者上網睇嬰兒用品嘅二手市場,加加埋埋每個月平均都可以慳幾百蚊!」

以身教教育下一代

張蕙萍自覺作為人母後處事比以往成熟,「做人媽咪就知道BB會學習我嘅言行,所以為咗下一代,我會教佢珍惜地球資源。好似佢手多開水喉玩水,我會話畀佢知地球伯伯知道你咁做會喊㗎!」
為了接觸大自然而遷往西貢居住的郭為詩,也是一位新世代的慳家綠色媽媽。近幾年已累積了具精明消費與環保意識並重的生活模式,「我會用舊布整一個熊人布袋載蒜頭造成天然驅蚊器,當裝飾品掛喺床邊驅蚊。」
在煮食方面,郭為詩更見慳家本色。「如果買咗一隻雞,但得兩個人食,我會同一時間煮熟成隻,食剩嗰半可以做冷盤,例如醉雞、雞絲沙律,或者係泰式檬粉作下餐用,唔會再嘥多次電同煤氣。」
為了省錢不買化學清潔用品,郭為詩利用天然物料清潔家居,例如以檸檬汁及清水除去衣物上的油污,又會以橄欖油清潔皮革家具;又會以醋及梳打粉製造天然衣物柔順劑。在衣櫃鞋櫃則放上竹炭,代替吸濕劑,定期取出置於陽光下便可反覆用上幾年時間。

綠色媽媽慳家10招

1.減少煎、炸耗油較多的煮食方法
2.與親友交換BB不合穿衣物及玩具
3.以醋及梳打粉製天然衣物柔順劑
4.不合穿冬天衫剪裁至夏天短袖衣服
5.不流行款式或舊衣物裁剪成枱布、圍裙
6.以橄欖油或檸檬作天然皮具與梳化清潔液
7.用膠樽或奶粉罐放入米、豆及通粉製成樂器玩具
8.減買化學清潔劑,把用剩牙膏清潔咖啡、鐵銹等頑固污迹
9.用梳打粉作為天然防蟲劑殺蟑螂,以爽身粉、沙薑趕走螞蟻
10.開窗或風扇代冷氣機、陽光代燈光、拔掉不常用電器插頭減耗電

資料來源:綠色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