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東西成千上萬,輕輕一推卻全軍覆沒?答案就是骨牌!10萬塊骨牌倒下只需2分鐘,但建立的時間卻以千倍計。所以,「中國骨牌之父」曹忠發說:「跟奧運體育競技一樣,骨牌運動需要無比體力和耐力!」
記者︰小明姐姐
攝影︰星辰
鳴謝︰將軍澳東港城
專訪骨牌鐵三角
排列骨牌(Domino),要結合力學與機關裝置,遇上複雜圖案,更要配合顏色及排列方法。我們專訪了3位在骨牌運動界響噹噹的大人物,為你介紹這一門絕不簡單的學問!
看骨牌壯觀倒下,很感動!
有「中國骨牌之父」之稱的曹忠發叔叔,在2000年成立了全中國首間國際多米諾運動俱樂部,他在1996年的時候,首次在電視上看到荷蘭和日本選手合作的骨牌競技,立即被迷倒,「看到他們失敗了流淚,成功了又流淚,覺得很感動,然後想到,為甚麼中國沒有這樣的活動呢?於是決心將骨牌運動引入中國。」
45天,砌303,261塊骨牌!
03年,來自新加坡的馬立華姐姐,用了45天時間擺放303,261塊骨牌,破了個人擺放最多骨牌的健力士世界紀錄,至今還未有人突破。現為職業骨牌運動員的立華姐姐是曹叔叔的愛徒,究竟骨牌對她有甚麼吸引力,她說:「骨牌有不同的顏色,要靠想像力去排出不同的圖案,把骨牌推倒的一刻更是刺激!」她還補充,排列骨牌要求做到每一塊牌的角度平均沒有偏差,很具挑戰性呢!
骨牌排列,一塊也不能錯!
李正杰姐姐是「未來之星國際多米諾俱樂部」的設計總監,早前在東港城築起的「奧運之城」10萬塊骨牌陣就是由她設計。究竟骨牌設計師要做些甚麼?「就是設計好圖案後,把實物原大的紙樣印在地上,仔細記錄每行要用上多少塊骨牌,每一塊又要用甚麼顏色!」而由於骨牌的排列方法千變萬化,不同的排法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一塊也不能排錯,確保全部骨牌能順利倒下。
原來,骨牌是中國人發明的!
據《正字通》記載,骨牌源於宋宣和二年(西元1120年),是由骰子演變而來,因為由獸骨製成,故叫骨牌。不過,推倒骨牌的玩法卻是十七世紀由意大利傳教士多米諾(Domino)發明,因而以他的名命名。
砌方塊小秘技
曹叔叔表示,玩骨牌可提升思考力跟專注力,為骨牌加入機關元素,如倒下時開關電燈、推動機械人等,更極考創意,所以很適合小朋友玩。
1.小手要穩
手拿牌近底部的位置,才不易推倒前面的牌。
2.預留1cm
排直線時牌與牌之間要留1cm距離。
3.分岔1+2
將2塊骨牌排在1塊骨牌後面,形成分岔點就可將單線變雙線行走。
4.內窄外闊
內彎牌的距離較密,外彎則相對要闊一點。
5.安全距離
排到一定長度,要留一段約8至10cm的空位作安全距離,就算不小心推倒一塊牌,亦不會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