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年前,在巴黎,為了還一位友人多年心願,請他去了以血鴨聞名的銀塔,一餐飯三個人花了六千多法朗,如今,病魔相纏的他已食而不知其味,幸虧當時不惜腰頭錢,至少沒有留下遺憾。
一回,黑蠻與小五帶蔣阿姨去吃法國菜:毫不起眼的招牌、地點,那道暗藏在有如牛角包內的龍蝦湯,冶味可口,難以言喻,其他如螃蟹、羊排,魚的做法都十分正宗,至今猶有回味,餐館的名字:良辰,這樣的高手隱在誰家院?原來是一水之隔的澳門,時維2007年。
講到吃十分來勁,看到有關講飲食的影片,做菜的部份,看得特別仔細,李安的《飲食男女》很像那部《玉米濃湯》,情節人物內容都十分相似,只有菜式,一中一西,不知誰抄誰?有機會要問問邁克。
最近無意中看到一部舊片,講一名在戰亂中逃亡到偏遠漁村小鎮的女人,被牧師的女兒收留,過着簡樸的生活,吃喝都十分節制。多年後,一封來自巴黎友人的信說她定期買的彩票中了一萬法朗,她決定做一席正式的巴黎晚宴,紀念牧師百歲冥誕,煞費周章的將食材飲料從巴黎運來,其中有真正的海龜,有鵪鶉、甜品,魚子醬、鵝肝,有新鮮的蔬果,也有最頂級的香檳,一八若干年伍園的紅酒,白酒,一共十二位客人中,真正能欣賞而知道其中精髓的只有一位曾在法國獲勳章的將軍,對每一道菜都十分驚艷,每一種酒都講得出產地年份,而在小廚房中忙着張羅的廚師,一絲不苟的烹調着,那餐飯用盡她一萬法朗的彩金,甚至將軍也無從知道,廚房中的主廚正是當年吃過她的菜,讚嘆了一句:如今巴黎再也沒有一個女人值得他為了她去與人決鬥,除了這位女主廚……也許他永遠也不會知道。
那餐飯是吃出了愛情、美德、感恩、真理與藝術相遇的一次盛宴。一個身世悲慘,身懷絕技的女人真心的奉獻。
老去的牧師的女兒當年拒絕了能栽培她成為舉世知名女高音的聲樂家,心甘情願在漁村終老,而隱居漁村的主廚,傾其所有為了回饋;一個歌聲能取悅天使,一個廚藝能取悅人間天上,都表達了另一種奇異的恩典。
即使這些漁村未見過世面的人,說不出所以然來,也感受到那個晚上夜空星辰閃爍中天使們的歌頌……每回重看此片,都叫我忍不住熱淚盈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