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手製造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分流政策的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仍力拒教育界要求的學校自決教學語言,表示現時學界和政府對學校自行決定教學語言,並沒有共識;擔心在校內分班或分科進行英語教學,會造成更多標籤效應,很多教師亦需要接受英語培訓,加重壓力。教育評議會則反駁表示,由學校自決教學語言最多只會造成小標籤,但若繼續將中中和英中分流,則會維持全港性大標籤。
教評會促取消舊制
田北辰昨日接受新城電台訪問時承認,母語教學可能令部份學生較少接觸英語,英語水平下降,但母語教學實施後,會考五科及格水平亦有提升。他指出,若在校內分班或分科進行英語教學,可能會由現時兩種標籤變為日後五至六種標籤,而教師亦要負責中、英兩套教材,令工作壓力增加。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表示,前線教師最清楚學生的水平,由學校自決教學語言,對學生最公道。他認為,政府應取消英中及中中之分,五年後再作檢討。「如果維持舊制,就會繼續出現全港性大標籤,母語教學更加唔可以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