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樣板中國人 - 塵翎

不做樣板中國人 - 塵翎

北京迷笛音樂節讓路給oneworldonedream的奧運聖火,延至秋後再算帳。但可幸還有今年才開始辦的迷你迷笛(MiniMidi),在城東一個汽車電影院空地大鳴大放。音樂更前衞更即興,氣氛一樣活潑自由。和友人坐在草地上,聽音樂聊天,從藍天到黑夜,空氣十分清新。
因第一天氣氛太熱烈,第二天就有公安來干預,禁止在戶外演出,但群眾興致高昂,又沒做壞事,都懂得自找空間,照樣演奏可也,更亁脆離開舞台繞場走,一群人跟着樂者邊走邊唱,體驗吉卜賽式嘉年華狂歡精神。人民可以做的,只是唱自己的歌,大聲地唱。
所以後來當我聽見香港聖火傳遞的怪象,心裏一陣默然。你看人家在天子腳下,早已習慣了保衞自己的自由空間,不憤怒的,只知道一旦退讓就永遠追不回,而天子也不見得就霸道得目中無人。
在首都某些媒體與學院精英的聚會裏,悄悄感到當下香港的悲哀。不妨直說,香港之要保持它的地位與尊嚴,正正是要持守與捍衞它的異議性。作為中國城市的一部分,政治上的標本意義它已完成,經濟上的繁榮作用它自有它的命數,但文化話語權(包括中國社會事務與思潮帶領),它若還有位置,那正是相對於大陸城市來說,它自身顯露的異見色彩,以及社會內部的道德力量(從民國以降)。
這是所謂「香港性」的核心,其減弱或消亡,不僅是一個城市或一代人的事。這方面,遲些還要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