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三聯生活周刊》做了一個關於大米的專集,從世界米荒造成米價飛漲說到中國稻米生產、儲備、銷售,資料詳盡,看完之後,起碼可以知道:
一、國際米價突然飛漲,其實是許多長期積累的糧食問題終於爆發的結果。起因包括本來產米的國家如菲律賓因為忽視了農業建設,已經從大米輸出國變成了最大的大米輸入國,泰國米商趁今年大米減產之機,囤積居奇,哄抬米價,越南、印度等大米輸出國不甘後人,也紛紛漲價。
二、中國是最大的產米國家,但出口極少,基本上自給自足,但最近也有幾年,產量不及銷量,要吃國家糧倉的儲備糧。這就又讓我們知道,中國有一家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叫「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專為國家儲糧,遇到糧食短缺、糧商漲價的時候,他們就會出手,以正常價格將儲備糧食推出市場,平衡需求,穩定糧價。
三、中國以大米為主食的人口,佔百分之六十,稻穀總產量中的百分之八十六,用於口糧。中國人口多,吃得也多,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雖然是最大的產米國,但不是最大的大米輸出國。
四、一直以為南方產稻米,北方產麥子。但原來今天北方的大米產量超過了南方,東北才是中國最大的糧倉,朝鮮族農民種的東北五常大米,是國產米中的極品,地位有如新潟於日本。
五、中國人今天還可自給自足,但耕地正在迅速減少,十三億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問題,已經不可迴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