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眾多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信徒,林行止上周對資本主義的反思,可謂當頭棒喝。經歷過左傾及文革的一輩,可能一輩子都痛恨社會主義、認為共產政權只會破壞經濟發展。相反,在香港經歷了黃金30年的,自是資本主義的追隨者,深信自由市場萬試萬靈。然而,正如我的老友一匡所言,綜觀過去百多年的世界史,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互相交替,當一種主義的流弊被那一代人厭惡,另一種主義便興起,周而復始。
盲目追隨易失方向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好處壞處,已被討論了超過100年,不需在此多講。只是木石想指出,世上一切的主義,最終目的無非是為了人類福祉,換句話說,這些主義都只是工具,不是目的。盲目地追隨其中一方,只會令自己視野狹窄,迷失方向。
政治經濟如是,投資亦是同一道理。股神畢菲特因價值投資而成為全球首富,價值投資被捧為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彷彿整個市場運作都以價值為基礎,然而,事實真的如此?
價值投資的原理,認為每盤生意都有它自己應有的價值。就好似一間茶餐廳,如你知道它值200萬元,便不會以50萬元放盤,同一道理,如你明知該股值10元,亦不會以2元沽出。投資股票就跟投資一盤生意一樣,只是股票於每個交易日都有一個價,如果茶餐廳亦是上市公司,它亦會有一個價,股票市場有趣之處,在於這個價波動不停。雖然茶餐廳只值200萬元,但在股票市場,茶餐廳的價錢卻可以由50萬元升至1000萬元,聰明的價值投資者便會於50萬元買入該茶餐廳並在高於200萬元時沽出。
理論如此,實際情況卻可以很複雜。就以廣船國際(317)為例,造船廠的定單一向十分透明,亦即是說,船廠的盈利可預測性亦很高,理論上應該很容易判別它的價值,但它的股價卻如過山車般,自06年初於1.5元開始上升,最高時達68.5元,升了44倍,然後又於半年內跌回約14元,究竟1.5、68或14元才是合理價值?木石不是造船廠的專家,不想在此獻醜。木石只想指出,價值投資只能大概算出一個合理價,實際股價可以較合理價偏高(或低)、大為偏高、極度偏高以至瘋狂地偏高,股價不合理的時間亦可以經年累月,背後的原因,自不是單憑價值投資所能解釋。
廣闊胸襟不再迷信
與政治經濟一樣,投資從來都不是自然科學般計數便可以。價值投資倚重的盈利,極其量只是眾多變數之一,其他如投資者情緒、資金流向以及趨勢的方向等都同樣重要。
「不是價值投資,便等於投機」,若大家對投資的定義是那麼窄,便如索羅斯所指,盲目信奉「市場原教旨主義」的信徒,犯了極大錯誤。
廣闊胸襟,不要再迷信「價值投資原教旨主義」。
http://penandsky.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