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曾經是大陸最普遍的人與人之間的稱謂。不稱先生、女士、小姐,一律稱呼「同志」。不管尊卑老幼,不講職業、身份,甚至政治運動期間也不計較對方是否被批判對象,在街上問路,與不認識的打個招呼,都叫「同志」。當然,若是遇到做官的,就不一樣了,會叫×書記、×部長、×主任。此外,都是「同志」。
開放以來,香港、台灣文化傳進大陸,大陸人方知道這個「同志」嘛,原來在台港二地是另有所指的。再互稱「同志」,就有點彆扭了。於是,漸漸在大陸,「同志」也不流行,甚至帶幾分忌諱也。
改稱「先生」、「小姐」吧,又不大好。「先生」在大陸通常是頗為尊敬的人才用上的稱謂,「小姐」則已是指從事特種行業的女子,也就是「性工作者」。稱呼人「小姐」,在大陸略有侮慢之意。這跟台港兩地不同。在台灣,連計程車司機、餐館侍應,都要稱「先生」、「小姐」;香港較普遍會叫「哥哥」、「阿叔」、「靚女」等等。
在大陸,人與人之間現在怎麼稱謂呢?有一段時間,相當普遍地叫「師傅」。不管是開車的、做廚的、賣票的……,都叫師傅。女的就有不同叫法,對年紀稍長的叫「大姐」,較年輕的叫「妹妹」,這算是有這麼親叫這麼親的稱謂文化。
現在風氣又轉變了,據說最流行的稱謂叫「老師」。不管男女,不論老少,當然也不會理會對方的身份是否真的當「老師」,總之,叫「老師」就像以前叫「同志」一樣普遍了。這是我最近聽到的說法,至少在江浙一帶,「老師」是新的流行稱謂。
儘管有點不倫不類,但改掉「同志」稱謂應屬好事。因為本來人人都「有志不同」嘛,都叫「同志」太虛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