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哀歌 救援受阻 災民斷糧<br>15萬人等死

緬甸哀歌 救援受阻 災民斷糧
15萬人等死

熱帶氣旋「納爾吉斯」(Nargis)橫掃緬甸,造成近22,500人死亡,41,000多人失蹤,但救援組織指軍政府阻撓入境,致未能及時清理重災區,屍臭薰天,隨時爆發瘟疫,據報15萬居民斷糧五天,正在等死。軍政府窒礙救援,令人擔心得不到救援而死亡的人,會比死於風暴的人更多。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OCHA)指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有5,000平方公里農地仍被水淹,95%房屋被毀、70%居民死亡或失蹤,當中40%是兒童,至少100萬人無家可歸,生還者與飢餓和可能爆發瘟疫搏鬥,因為災場浮屍處處,加上河水被污染,增加瘧疾、霍亂、腹瀉和登革熱等疫情。

災民撥開浮屍涉水求救

聯合國官員宣佈,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重大、重大災難」,到處見到浮屍,四肢向外撐,死狀恐怖。有救援人員透露,在賓蘇拉(PyinSuLa)村,有多達40,000人死亡。救助兒童會(SavetheChildren)的救援人員在洪水退卻的地方,見到屍叠屍的恐怖場面。
拉布達鎮(Laputta)的浮屍屍臭味越來越濃烈,災民吃不飽,晚晚還聽到鬼夜哭,沒法安睡。村民說:「我們無法入睡,因為聽到有人大叫,可能是村民亡魂(的聲音)。」昨天有幾萬名難民一邊涉水,一邊撥開浮屍,慢慢徒步從另一條村來到這裏,抵埗時「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村民發揮同舟共濟的精神,分享僅餘的糧食。
同舟共濟,勉強能撐一段時間。但救助兒童會的負責人柯克伍德(AndrewKirkwood)指出,賓加亞鎮(Pyinkaya)的15萬災民快撐不下去,居民已連續五天沒有食物和亁淨食水,完全孤立無助,處於「垂死」邊緣,情況「令人極擔憂」。

拉布達鎮不少居民,是在風暴中被6米高的巨浪捲走,最後暴屍河間。
美聯社

軍方稱派糧 村民指說謊

重災區博加萊鎮(Bogalay),10,000居民死亡後,因沒亁地埋屍,生還者只能將屍體拋落河水葬。官方媒體聲稱,軍方出動直升機,空投糧食和樽裝水給災民,又發放大米,但村民指摘:「他們說謊。」
仰光災情也很嚴峻,食物價格飆升數倍,有錢也不一定買到商品,因為到處大排長龍,部份地區出現搶掠。一名女巿民說,風暴前她買了鹹魚,但這是她孩子的最後糧食,「不知明天怎辦」。
有校長開放校園,讓1,300人暫避。校內有一個小型發電機,能泵出亁淨井水。在熱心人士捐助下,災民每天有兩餐溫飽,但校長坦言不知道可撐多久。
多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正向緬甸施壓,要求盡快開放門戶給救援人員。軍政府指派了副外長烏貌敏(UMaungMyint),專責審批救援人員的簽證申請,但直至昨日,當局只向丹麥駐曼谷大使發出一星期簽證。
繼泰國和印度之後,中國昨天運抵60噸救援物資,至於OCHA25噸緊急救援物資獲批,但要到周末才能在意大利起飛,因為救援人員仍未獲發入境簽證。
法新社/法新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英國《每日電訊報》

在拉布達鎮的比亞馬洛德河中央,浸泡着屍體,令河水嚴重受污染。
美聯社

緬甸災民一句句

糧價上升一倍,回教長老達烏德說:「人們很憤怒,但不是對店東,而是對政府。」

魚販喊賣鮮魚,一名女市民駁嘴說:「就算魚很新鮮,我們都沒有水煮它!」

一名的士司機說:「(很多人想示威),但沒有示威,因為不想被槍擊。」

拉布達鎮災民說:「我們晚上睡不着,因為聽到有人大叫,可能是村民亡魂(的聲音)。」

仰光一名女子說:「我們希望軍政府到來清理街道,但他們始終沒有到來。」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入境處接五宗港人求助

鑑於緬甸遭受風災重創,造成嚴重傷亡,本港入境事務處正透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和駐緬甸大使館,了解緬甸的最新災情,直至目前為止,入境處已接獲五宗涉及七名香港居民的求助個案,所有個案都是涉及未能與身在緬甸的親友取得聯絡。
入境處會繼續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和駐緬甸大使館保持緊密聯繫,跟進有關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