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骼之道:脊椎感染或致癱瘓

健骼之道:脊椎感染或致癱瘓

頸、背、胸椎或腰椎持續出現劇痛,且有發高燒、發冷及打顫等情況,切勿以為是普通傷風感冒而掉以輕心,因可能是急性脊椎感染,患者若延誤醫治,嚴重者不但會癱瘓,更可能有性命之虞。
脊椎感染分為急性及慢性兩類,急性脊椎感染是一種嚴重疾病,通常是因環境衞生不理想,或是個人生活習慣欠佳而受感染;高危患者包括長者,幼童、長期服用壓抑免疫力藥物(如類固醇)等人士。而長期病患者,例如腎衰竭、糖尿病,以及經常注射毒品的癮君子等抵抗力較弱人士,也較易患上急性脊椎感染。
患者在病發最初一至兩周,雖然會出現發燒、發冷、打顫及骨痛等明顯症狀,但在X光檢查時未必有何異樣,因此醫生一般需要翻看患者的病歷、進行臨床檢查及一些基本化驗,才能準確斷症,但X光檢查仍然是一個重要步驟。常用的化驗方法包括抽血,以觀察病者的血沉降指數、白血球數目、丙反應蛋白質指數,以及血液培菌等。如果各項指數都不正常,患者便需再接受磁力共振檢查。
磁力共振可以確定患者受影響的脊椎位置及是否有化膿,最重要是可知道脊椎結構有否受損。如果含膿的情況嚴重、令受傷的骨頭變壞及腐爛,而膿包及爛骨碎片壓着神經線,就有可能會令患者癱瘓。

須做手術放膿

急性脊椎發炎的治療方法一般是利用手術放膿,以紓緩神經線的壓力。同時,可取出組織樣本進行細菌化驗,以確定細菌種類及受藥性,方能對症下藥。此外,手術可鞏固受損脊椎結構,防止患者因感染惡化而癱瘓。手術後,患者需注射數星期或以上的抗生素,當情況穩定,再轉為口服抗生素。完成整個療程後,可減少患者的復發風險。
至於慢性脊椎感染多由肺結核菌引起,患者通常是胸椎及腰椎經過一段較長時間隱隱作痛後求診;由於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容易延誤治療,破壞性也往往較急性感染高。慢性脊椎感染的檢驗方法基本上與急性相同,治療方面,手術及藥物雙管齊下,會較單一治療更有效。
逢周二刊出
撰文: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