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燃」到「爆炸」官方用詞變不停

由「自燃」到「爆炸」官方用詞變不停

【本報訊】北京奧運臨近,官方對處理有可能聯想到恐怖襲擊的消息,均顯得小心翼翼。昨晨上海楊浦區發生巴士爆炸後,官方通訊社的報道所採用的字眼一變再變,由自燃、爆燃到縱火、爆炸,令人莫衷一是。而上海官方的東方網、新民網,則禁止網民發帖討論事件,防範有人爆出內幕或傳播恐慌情緒。
昨晨10時半左右,新華社中文及英文電訊,分別以「爆燃」及「爆炸」報道上海巴士出事。

爆燃指引擎過熱爆炸

「爆燃」是指汽車引擎因過熱等爆炸,新民網其後一度引述網民形容巴士是「自燃」,即不需燃點燃料就自行燃燒,還詳列上海過去幾年發生過的汽車自燃事件。
至中午時分,新華社再報道事件時,已改口形容巴士「發生火災」,沒再提及是否爆炸。下午5時半,中新社報道巴士「突然起火燃燒」,更引述現場目擊者稱,事故「不排除疑似縱火」。
直至傍晚6時15分,中新網始引述上海市公安局稱,經初步勘查,巴士火災是「乘客攜帶易燃物品上車所致」,但指有關情況警方仍在進一步調查;報道沒有解釋是否有人蓄意在車上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