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場期待人民幣債券再度登陸本港市場,內地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3328)已表明來港發債的意願。該行副行長葉廸奇接受本報訪問時說,交行會盡力爭取成為今年內首家在港發行人民幣債的銀行,目前籌備功夫已大致準備妥當,待6月初股東大會確認通過後,便向監管機構展開相關申報手續,但具體發行時間目前仍難預測。他亦希望,交行是次在港首度發債,在可能情況下,會盡量安排增加零售部份,以滿足廣大投資者需要。
交行3月底公佈去年業績後率先表示,董事會已議決在港發行總額不超過50億元的人民幣債券,年期約1至3年,對象包括機構及零售投資者。
盡用50億額度 增零售部份
葉廸奇表示,從本港人民幣存款近期持續增長,相信今年人民幣債券銷售反應,會貫徹去年踴躍情況,故該行是次來港發債,理論上會盡用董事會授權50億元上限額度。
被問及是次發債籌資後的用途,他引述董事長蔣超良指出,交行會伺機考慮海外併購機遇,刻下有機會來港發債,可儲備更多資本配合日後發展需要。另他指出,交行亦計劃陸續擴展其他業務,如已提交申請的保險業務投資,以及籌備組建資產管理公司,在需要時注入更多資本擴充。
對於交行若獲准參股保險業務投資,是否會與策略夥伴滙豐再度合作,他指出,滙豐保險已與國民信託成立合資公司,由於雙方發展時間上未能配合,故現階段暫時會各按本身計劃推進發展。
中行建行擬港發120億債
葉廸奇說,交行一直希望開拓本地債市作為融資渠道之一,加上該行一向被政府當局,視為金融業務試點的首選機構之一,故來港發債符合發展目標,現時本港人民幣存款總額增長充裕,中央亦認同本港人民幣債券市場可進一步加強拓展。至於具體發債條款,仍待股東會通過及其他程序完成後再行商議;據悉,交行首席財務官于亞利正全力統籌發債事宜。資本市場人士相信,兩年以內的短年期債券,仍屬零售投資者首選,以兩年期人民幣債為例,料票面息率與去年發行時,略高於3厘的水平相若。
除交行外,中國銀行(3988)及建設銀行(939)亦已表態,獲董事會議決在港發行不超過總額共120億元的人民幣債券。去年,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及中國銀行先後來港合共發行100億元人民幣債,年期分2及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