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擬於第三季恢復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再起爭議。現時協助提供專業意見、惟雙方未有具體合作計劃的金銀業貿易場,其理事長李德麟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我哋仍然堅持金銀場係做期金嘅首選。」他又批評港交所擬以倫敦金報價定盤,削弱香港作為亞洲區黃金貿易中心的地位。 記者:羅嘉銘
他說,「如果係咁,有少少那個囉。上海金都係自己品牌,香港係亞洲區黃金貿易中心,我哋做咁多trade,咁有代表性嘅產品,點解唔用自己個名?」他又認為,以公斤為買賣單位,可方便中港投資者。
倡期金有夜市交易
李德麟強烈要求香港期金交易時間,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包括有夜市交易,「𠵱家港交所打算期金喺五點鐘收市,根本係重蹈當年覆轍,最終恐怕如1998年般因交投黯淡而暫停運作。」他指出,上海期金自今年1月初推出至今的反應,並非如預期般理想,其3月成交額按月逆勢跌6.06%,主因是內地投資者不能在晚上進行套戥,「大家睇到上海有問題,但我冇聽過香港會延長期金時間。」
港交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回應稱,本港期金市場初時計劃在下午五時收市,但交易細節仍在研究,未來兩個月會與證監會密切商討,待第三季才會推出。發言人又指出,港交所與金銀場的工作小組,正研究可否讓金銀場會員向證監取得牌照後,進行期金買賣,惟暫時未有定案。
倫敦金價在去年底起飛,上海期貨交易所食盡升浪,在今年1月9日推出內地黃金期貨交易,但並未發揮預期的影響力,儘管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產金國。資料顯示,上期所4月份期金成交額僅得906.4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3月份急挫20.63%。分析認為,內地期金4月份的按月跌幅顯著,主因是內地投資者不能在金價回落時在晚上套戥,第二天卻「捱價」,導致成交額每下愈況。
電子平台快作檢討
此外,金銀場上月28日推出電子交易平台,將買賣時段由過往6小時大增至19.5小時。李德麟透露,平台推出至今逾一個月,系統運作正常。新增的倫敦金合約,每日成交額約5萬至6萬盎斯,「算喺目標和理想中間。」電子平台第一階段的運作或於兩三個月進行內部檢討,惟未定會否全日24小時買賣。
金銀場現時積極推進「合約登記編碼制度」,將黃金買賣逐步規範化,「好似街市買餸咁,提供公秤保障投資者,到時候就可以上市,上市都係發展嘅手段,但未有時間表。」他說,金銀場前景可觀,牌價最近已升至300萬元。
上海期金所成交每下愈況
時期:1月9日起
成交金額(人民幣):2614.86億元 按月變幅(%):不適用
時期:2月份
成交金額(人民幣):1215.74億元 按月變幅(%):不適用
時期:3月份
成交金額(人民幣):1142.08億元 按月變幅(%):-6.06
時期:4月份
成交金額(人民幣):906.44億元 按月變幅(%):-20.63
資料來源:上海期貨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