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今天回味<br>雛鳳眾女傾慕義工才子 梅雪詩暗戀劉千石終身不嫁

往事今天回味
雛鳳眾女傾慕義工才子 梅雪詩暗戀劉千石終身不嫁

任劍輝白雪仙的愛徒「雛鳳鳴」之成長,大家耳熟能詳,雛鳳中最出色的「阿刨」龍劍笙、「阿嗲」梅雪詩,也公認是粵劇造詣最高的接班人,但她們走紅近30年,以至如今連龍劍笙已半收山,僅餘梅雪詩力撐粵劇大局,日前天后誕前後夥拍林錦堂,在南丫島開鑼演神功戲,劇目有《帝女花》、《再世紅梅記》等任白嫡傳戲寶,令粵劇迷掀起一陣看阿嗲的熱潮。

劍雪為名承傳曲藝

然而,30年以來有關雛鳳之動態報道雖多,但透露她們感情生活的報道則絕無僅有,筆者以粵劇叔父輩身份,在此透露一二,以盡點星光傳息的責任。
60年代末任白初組雛鳳青春班,以協助仙鳳鳴的大型演出及傳授曲藝,學任劍輝男生腔的以「劍」字排名,如龍劍笙、朱劍丹、蓋劍魁等等,學白雪仙花旦腔的以「雪」字排名,如梅雪詩、謝雪心、江雪鷺、言雪芬等,以師傅名字取一字排輩,是劇藝界之傳統,如于占元的徒弟全以「元」字排便是一例。
至70年代初師傅認為各愛徒已臻成熟,可以正式登場起班,組成了「雛鳳鳴粵劇團」,她們正式開鑼的第一台戲便是天后誕的神功戲,在新界古洞戲棚扯起雛鳳大旗,當時的當家花旦不是梅雪詩,而是當年師傅及同行均看好的江雪鷺,而擔正文武生的就一直是阿刨。因此神功戲一直擔起孕育粵劇大任之傳統,今年梅雪詩特挑天后誕以神功戲再振台風,也是這個道理。

龍劍笙(右)和梅雪詩是任白的接班人,兩人是舞台上的最佳拍檔。

當年梅雪詩和她的豆芽戀小男友孟元文(右),合照時羞羞怯怯十分純情。 杜惠東提供圖片

地位懸殊失落初戀

雛鳳少女個個十幾歲入師門,都是青春少艾,及至20餘歲成長起班,演粵劇拍戲生涯下漸次成長,正是「那個少女不多情」,尤其是她們學藝術的特別情感豐富,粵劇演出中又總以情情愛愛作題材,過程中不免常接觸異性,暗生情心在所難免,而香港粵劇班傳統演武戲下手的觔斗王、五軍虎、武師、軍役、嘍囉等男子,最多由昔日京劇訓練武打人才的于家班、粉菊花班、馬老大班等派男徒去擔當,所以當年少年之洪金寶、元彪、成龍等,通通都做過粵劇班的武打下手,梅雪詩19歲豆芽初戀,就發生於成龍師弟元文的身上。
元文原姓孟,78年正式拍電影,藝名為孟元文,元文英俊正氣身手好,77年原名元樓的成龍憑《蛇形刁手》走紅後,幾乎所有于家班元字輩弟子都成了影壇搶手貨,孟元文被當年吳思遠的好友製片李文耀邀拍動作片《龍虎門》,演王小虎一角,演石黑龍的是孟海,那一役梅雪詩見青梅竹馬之愛郎遇上大機會,以為他似成龍一炮而紅,就襯得起她的正印花旦地位,他們的豆芽之戀關係可以公佈了。
誰知當年孟元文一片之後沒有下文,結果他跟隨叔父輩去學做設計裝修,和阿嗲之戀情就告一段落,阿嗲為此也心酸了好一陣子。數年後雛鳳身畔又出現一位迷人猛男,此君便是文化政壇均有盛譽之「大嚿石」。

白雪仙04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當日由與粵劇界淵源甚深的劉千石(右)陪同出席頒授典禮。

雛鳳於07年重演任白戲寶《帝女花》,師傅白雪仙(中)親任藝術總監。

純潔交往友情長在

「大嚿石」此綽號是粵劇界人中叫他的,他便是我們熟悉的民主鬥士劉千石,劉千石父親原是八和中人,阿石受高深教育,長大後有志於為港爭取民主,因父親的淵源而頗喜接近粵劇界人士,更常為任白雛鳳等義務處理些政府信件,英文書信報稅事務等,在劇團中出入上下皆友好,雛鳳眾少女情竇初開,都心儀大嚿石,皆放在心坎中,據說其中阿嗲寄情最深,多次暗示望有進一步發展,只是礙於師傅面前不便表白,而且她也知眾師姊妹心意,不敢獨霸大嚿石,時至今日,彼此純潔友情長在,仙姐和雛鳳近年有甚麼活動,都見劉千石出來義務相幫,其間不少娛記行家也問過阿杜:「怎麼劉千石和粵劇界這麼接近的?」在下答他們說這是千絲萬縷之緣,一時很難說得清楚,將來有機會再好好的陳述吧。
追本溯源,阿刨出身富家,祖營藥業家有恒產甚豐,家中早便叫她別辛苦學粵劇,她是出於真心熱愛粵劇傳統,而且長相神態都越來越似任劍輝,這師徒二人如有三世淵源,因此家中早已移民力促她赴外邦團聚嘆世界,阿刨毅然和粵劇割席息演了許多年,近年師傅病逝,師妹力央,仙姐又規勸不斷,這幾年才偶爾返港作有限度復出,正是不為名不為利,只為扶助師妹傳承粵劇一脈。
梅雪詩早年居住灣仔舊區,她一早便要幫補家計,拍戲演劇特別努力,因而時至今日仍只有她力撐大局,而小時無論豆芽戀青春夢都一一深埋心底,經歷了30年台上波折,如今仍是小姑居處,真值得我們多加疼惜,並深深感謝她為了粵劇盡獻歲月芳華,我們欣賞阿嗲再起班演劇,大力捧場鼓掌之外,還應向她真心誠意說一句:梅雪詩,多謝你。
撰文:杜惠東

任劍輝(右)多年來親授藝栽培龍劍笙,幸她不負厚愛,曲藝神韻似十足師傅。 杜惠東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