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半年來下調近4成,國務院前周終於宣佈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0.3%調低至0.1%,消息公佈後內地股市出現強勢反彈,上海A股從低位累升近兩成。筆者在4月6日亦曾於本欄提出,「內地股市估值已返回相對合理水平,長線投資價值已經浮現;相信A股下調在幅度及時間上大概已完成近八成,短期內若有利好政策推出可加快完成調整過程」。
筆者相信,內地股市可能已度過年內最惡劣時間,由於北京奧運舉行在即,國外抵制聲音令人民情緒備受困擾。此外過去多月,食品價格急升引起了民怨危機,加上股市持續下跌等多項不利因素,中央在穩定勝於一切的前提下,預料會積極干預,而近期推出的措施,正好為股市的跌勢劃下底線。
已過最惡劣時期
中央在公佈首季經濟及通脹數據後,同時表達維持緊縮政策的取態,及於今年第三度調升存款準備金率至16%,均影響投資者對內地股市的信心。除了一直盛傳的調整股票印花稅外,中央面對股市下瀉亦有出招救市。之前有針對「大小非解禁」對股票供應造成壓力的新政策公佈,規定A股的大宗轉讓交易(持股超過股本總額的1%)必須透過「大宗交易系統」,以控制限售股份在市場上的流通量及增加披露的透明度。
在提高股票的需求方面,中證監會於2月份重新批准自去年第4季開始被暫停的新基金發行,至今已有逾30隻新基金獲批,並陸續在市場籌募資金買入股票。另外,中央又於4月中宣佈提高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投資中國股市的額度至200億美元,這是自一年前QFII額度被凍結在100億美元後,中央為穩定股市投資信心,繼放寬QFII資金的禁售期後,又一有利外資投資的政策。
料再有救市招數
以上種種政策,長遠而言的支撐作用未必很大,但象徵意義卻很重要。近期接二連三的措施均緊隨在股市跌至低點推出,顯示政府擔心股市波動會影響經濟正常發展。中央以遏抑通脹為首任,就是憂慮食品及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會引起社會及民生不安。相信若有需要,仍會有救市或紓解民困的新措施推出,例如以退稅補貼電力供應商及降低石油企業暴利稅等。
中央的救市措施並非要刺激股市飆升,只是不希望股市因投資情緒過度恐慌而跌至不合理水平。救市影響到短線的投資情緒,但中長線仍要回歸基本因素。剛公佈的第一季經濟增長在雪災及美國經濟大幅放緩下仍達10.6%,增長並無硬着陸之虞,歐美的信貸危機近日亦有紓緩迹象。事實上,宏觀調控在限制貨幣供應增長已獲成效,M2貨幣供應於3月的年增長下降至16.3%,接近央行全年16%目標。企業公佈的第一季盈利增長表現喜多於悲,尤其是銀行、保險類的權重股,內地股市的基本面不差,之前的暴跌只是估值及供求變化問題所致。
富邦銀行(香港)
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