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變市長<br>約翰遜矢志當首相

「小丑」變市長
約翰遜矢志當首相

新任倫敦市長約翰遜,是個個性鮮明的政客。一頭亂蓬金髮是他的招牌形象,經常口不擇言,被人譏笑是「小丑」、「嘮嘮叨叨的儍瓜」。但倫敦巿民就是喜歡他這種不受政黨管束、有個性的人做巿長,結果盲拳打死老師傅。約翰遜更胸懷大志,夢想做首相。

曾任記者 揑造談話被炒

約翰遜1964年生於美國紐約,5歲移居倫敦。年輕時曾入讀貴族學校伊頓公學,並考入牛津大學。學業成績好,但步入社會卻立即犯錯。他在《泰晤士報》做記者,實習期還未完,就因為揑造受訪者的談話被炒。幸好《每日電訊報》收留他,派他到歐盟總部布魯塞爾。約翰遜憑着報道失誤的貿易政策,得以翻身。
約翰遜回國後當專欄作家,出版了七本著作。精闢的見解加上妙語連珠,令他迅速冒起,2001年更當選國會議員。但偏偏他不時失言,例如前首相貝理雅2002年訪問非洲時,他以帶貶意的「黑人小孩」(piccaninnies)形容當地人。約翰遜2004年更因為婚外情,被迫辭去保守黨副主席的職務。他的好友、現任保守黨黨魁卡梅倫自2005年上任以來,從未委任他入影子內閣。
失言、婚外情,本是政客的致命傷。但約翰遜找到修補形象的方法,就是為電視台主持搞笑有獎問答遊戲節目《我有沒有帶給你新聞?》(HaveIGotNewsforYou?),令他成為家傳戶曉的人物。
約翰遜競逐倫敦巿長之初,有人質疑他是不是認真的。但為他撰寫自傳的作家吉姆森(AndrewGimson)指出,約翰遜不但要做巿長,還矢志做首相,這次勝算,將會令他認定自己的首相夢,終有一天會達成。
英國《衞報》

約翰遜「衰多口」語錄

2001
論同性戀:「如果同性婚姻沒有問題的話,我認為原則上,沒有理由認為兩個男人結合就是神聖,而三個男人結合就不是;三個男人與一隻狗(結婚)也可以。」

2002
論英聯邦:「人們說英女皇愛英聯邦,部份理由是因為它向英女皇提供了搖旗歡呼的小黑人。」

2002
論貝理雅訪剛果:「毫無疑問AK47會靜下來,大刀族人會停止砍人肉、部落戰士會露出像西瓜的笑容,去看那位白人老大,乘坐英國納稅人支付的那隻大白鳥降落。」

2004
論自己的政治心:「我成為首相的機率,等同在火星找到貓王,或我再投胎變成橄欖。」

2006
評論保守黨過去十年權鬥時,形容為巴布亞新畿內亞的「人吃人」,引起巴布亞新畿內亞政府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