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特大火車事故發生之後,當局向外公佈正在調查事故,一定「嚴肅處理」。
「嚴肅處理」是現代中國特定官腔廢詞之一。
有什麼事故發生了,自然要處理。處理就是處理,有什麼「嚴肅」不「嚴肅」的?
如果不是「嚴肅處理」,會不會「嬉皮笑臉處理」?即使「嬉皮笑臉處理」,又敢不敢站出來承認那一份「不嚴肅」的態度?
用「嚴肅處理」,本來是想強調「處理」的態度,中國人事情未辦,就先要表態,表態就表示態度正確,至於之後那些事辦得像不像樣,就不大再有人追究了。
但是,在辦事之前不表態,就顯得沒有誠意,不嚴肅了。
「嚴肅處理」還有個雙胞胎兄弟,叫「認真處理」,也是一個廢物。出了事,不認真處理,就馬虎處理,再笨的人,再想馬虎處理的人,在表態的時候,也不會說實話,那就有了「認真處理」這個廢詞。
全中國,從中央領導人到平頭百姓,都成長於廢詞環境,所以造就了一個廢話大國。一開口,就來一串「既要如何如何,又要如何如何」,廢話連篇,說的人說了等於沒說,聽的人聽了等於沒聽,都成習慣了,於是說得再重的話,也沒人當真,太多事情,嚴肅了半天,結果忘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