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債與息:減息近尾聲企業債券吸引 - 潘國光

淺談債與息:減息近尾聲企業債券吸引 - 潘國光

周三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把息口下降25基點至2厘水平,隨後公佈的美國第一季經濟增長數字,與去年第四季的增長步伐一致,只輕微增加0.6%。樓市以至信貸市場的問題未完全解決影響了經濟的增長動力,但利率期貨市場現時反映6月及8月再度議息時,息率維持在2厘不變的機會均超過七成。
最近美國息口下調接近尾聲的揣測不絕於耳,主要基於兩大原因:第一,信貸及股票市場回穩,若進一步減息會不利美元前景,亦有引發通脹之虞;第二,經濟在首兩季增長大幅放慢以後,下半年料逐漸回復增長,在退稅及之前的減息逐漸發揮效用的前提下,聯儲局料可先觀望經濟進展然後再作打算。

經濟下半年料再增長

然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仍然不足,幾間銀行之前均表示需要透過發債或出售股票集資,維持一定的安全資本充足比率。美元銀行同業拆息較上次於3月18日減息時的2.54厘上升至2.78厘,反映銀行借貸成本回升,直接影響以短息為基礎的資金拆放活動,而按揭重訂的息率則仍然維持高企。商業票據市場的融資活動,特別是以樓宇按揭及信用卡作抵押的貸款自去年8月起縮減了三成,整體發行規模剩下7671億美元。
自儲局允許以高評級抵押證券交換國庫券,以幫助金融機構解決短期流動資金不足的情況以來,央行於上個月對主要交易員(primarybroker)的注資額達2000億美元。連番減息加上注資措施,市場開始相信信貸危機已接近尾聲;美國兩年期國庫券孳息率上升至2.36厘,明顯超越了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的2厘水平,反映落後經濟實際需要多時的減息步伐,最終亦追上了市場認為可支撐經濟回復增長的水平。
自儲局注資拯救貝爾斯登的財政危機以來,似乎已為信貸緊縮的狀況劃下最後一道防線;金融類股份的恐慌性沽售亦告一段落,標普金融分類指數自今年低位上升接近18%,帶領美股自3月中反彈約10%。
事實上,美國企業透過債市籌募資金的規模亦有復蘇迹象,其中投資及非投資級別的公司債券無論在發行量以及市場對其的需求均正在上升。投資者對定息投資的需求逐漸轉移至風險及回報均較高的類別,例如高收益債券及按揭市場債券。

美企憑債市集資回升

反映屬於非投資級別的美國企業債券與政府發行的同期債券之息差,較3月中時的最高逾800點子,縮窄至現時的705點子。其中連獲得最差評級的CCC級別以下的債券價格,亦自3月中起反彈了6.75%,比同期所有非投資級別的債券平均回報5.02%為高。
根據過往的經驗來看,在LTCM危機與科網股泡沫危機發生時,國庫券與高收益債券的孳息差最高約在700至750個基點之間,暗示現水平高收益企業債券孳息漸見吸引。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