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火炬若沾水有可能熄滅

特稿
火炬若沾水有可能熄滅

奧運祥雲火炬今天將在120名火炬手把持下現身香港,天氣預報說今日大致多雲,有幾陣驟雨,吹和緩東風,這種天氣對火炬的威脅相當低,但有工程師建議,最好不要讓火炬沾水,以免早前在澳洲傳送時出現火炬熄滅的尷尬場面在本港重演。
祥雲火炬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設計及製造,火炬外邊是個弧形純鋁質殼,長72厘米(約28吋),上半部底色銀白色,下半部選用鮮亮的中國紅。放在裏面的,是火炬的燃燒系統,點着之後,可以抵受11級強風和每小時雨量達50毫米的大雨。

水點堵塞可致「死火」

火炬主要分為燃燒器、穩壓裝置及燃料瓶三部份。底部的燃料瓶提供可以燃點15分鐘的壓縮丙烷氣體,這個瘦長形氣瓶,瓶壁厚度少於1毫米,卻結實得可以抵受相當於水深1,500米的壓力;穩壓裝置是經特別研製,小巧但足以將底部的壓縮氣體減壓,即使火炬跌到地上,或上下翻轉,都能穩定持續地輸送燃料;至於燃燒器,能點起高25厘米(約10吋)的黃色火燄,在陽光下也容易看見。
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表示,只要穩壓部份能不斷供應燃料,火燄就可抵禦風雨。早前聖火在澳洲首都坎培拉傳送,火炬手從划艇返回岸上時,火炬一度熄滅,盧覺強估計是燃燒器被水點堵塞所致;至於今日在港的傳送聖火將有一段以龍舟傳送,他提醒,「照計唔會死火,但最好唔好俾水淋到,咁就更加保險。」本報記者

祥雲火炬內部解構

《燃燒器》
能在時速65公里大風及每小時50毫米降雨下保持火燄不熄滅

《穩壓裝置》
保證燃燒氣體供應不間斷,維持即使火炬意外墮地,火燄仍然安全燃燒

《匙孔》
插入六角匙可控制火燄開關

《燃料瓶》
裝有40多克丙烷氣體,供燃點至少15分鐘;瓶身可承受相當於水深1,500米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