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火明天在香港傳送。如果仍有人堅持奧運與政治無關,那麼香港火炬手名單就最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中國舉辦奧運,不但與政治有關,而且根本就是政治大事。
香港奧委會會長霍震霆說火炬手名單是「香港社會縮影」,但這縮影在政治人物中只見左派,連親中而非正統左派的自由黨也榜上無名,這份由北京主導的政商權貴分贓火炬手名單,不是「社會縮影」而是中國專權政治下的「香港政治縮影」,並以曾憲梓與梁振英兩人最具代表性。前者多年來一直在香港扮演政治丑角,每次在螢幕亮相發言,除了迎合中央還要自己加幾句狠話,近事中尤以罵李柱銘是「盲的,啞的,還是聾的」最為經典。在公眾心目中,他已被公認最讓港人憎厭而最為北京寵愛的政治人物。至於梁振英,則故作深藏不露,長年語言閃爍,但他覬覦特首之位的野心,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兩人都是迎合北京專權政治、自以為聰明的人,實際上就如張愛玲所說,是「最可厭的人而最終發現他不過是個可憐人」。
有曾憲梓與梁振英做火炬手,其他火炬手的「神聖意義」就不足道矣,他們的光榮使命也被掩蓋了。著名運動員如傅家俊、車菊紅、張偉良都不在名單內,於是列名的運動員也因曾梁的入選而變成是政治陪跑者,其他政商娛樂界名人,也變成是政商分贓的獲益者,是北京權力對他們的政治獎賞。
聖火在香港傳遞,是對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的測試。過去在境外傳遞,越是被公認為自由、民主的地區,聖火遇到的抗議聲浪與示威動作就越大,而自由、民主、開放程度越低的地方,對聖火的抗議與示威聲浪也越低。到了平壤,不但沒有任何異議聲音,而且滿街都是揮動北韓和中國國旗的面無表情的民眾,使人懷疑這些迎聖火民眾是否有個人意志。至於同樣是由共黨統治的胡志明市,因較北韓開放,故在傳聖火前拘捕至少10名準備示威者,並選擇聖火在夜晚傳送,以便在靜夜中傳送可順利進行。
面對從倫敦開始傳送聖火所遇到的抗議浪潮,中國以發動各地留學生的示威作反制。一幅怪異景象是:抗議京奧聖火的,除了有些藏民之外,大都是各地人權組織或當地的外國人,而支持京奧聖火的,就清一色是華人,尤以當地留學生為主。有關報道逐漸透露,留學生支持京奧聖火的「愛國示威」,均由中國使領館操控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所組織。27日聖火在南韓首爾傳遞時,大陸留學生以石塊、鐵器和旗杆毆打抗議聖火的國際人權團體成員,造成十多人受傷。南韓總理韓昇洙指出,「這事件相當程度損害國家尊嚴,有必要採取司法和外交措施。」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卻表示,「一些中國學生挺身維護聖火尊嚴,我認為是很自然的。」
換句話說,中國儘管反對任何示威暴力,但對使用石塊、鐵器、旗杆的施暴留學生,就認為是「很自然」的事,也許這是中共一向崇尚的革命暴力吧。
明天聖火在香港傳遞,會是怎樣的狀況?相信倫敦、巴黎、三藩市等地的場面不會見到了,東京、首爾的場面也不會見到了,但會不會如平壤一樣,一點異議聲音都聽不到?會不會對中國以數千億投資搞奧運卻違背改善人權承諾毫無抗議的表示呢?這是香港究竟是在實行一國兩制還是提前三十九年回到一國一制的考驗了。香港本是有言論自由的,香港的多元社會自然會有不同的聲音,示威、抗議活動也屬言論自由中的表達自由一環。高志活和三位支持自由西藏的西方人被拒入境,剩下來是支聯會五人持人權火炬陪跑,和港大女生陳巧文的孤單聲音。但他們的聲音太有象徵意義了。讓他們的聲音存在,意味香港還是一國兩制,連他們的聲音都被壓制,香港就變成一國一制了。
聖火在香港傳送的意義已變質,它不在對運動的意義,對公平競賽的意義,而在於對香港是否實行一國兩制的象徵意義。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