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大小非首次違規減持<br>中證監中間落墨 料小懲了事

國策透視:大小非首次違規減持
中證監中間落墨 料小懲了事

為回應市場救市呼聲,中國證監會4月20日晚匆匆宣佈對已解禁的大小非減持A股設定「路障」,想不到短短7個交易日,即有大小非撞雪糕筒以身試法,上交所雖然迅速回應,但處分僅是公開譴責和1個月禁售處分。不過,該所同時將違規情況上報中證監發落,相信所有大小非以至整個A股市場的目光,都會盯住中證監如何處置這宗個案。 記者:龍婉嫻

中證監4月20日晚發出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要求持有已解禁股份的大小股東,如預期未來1個月沽出的股份,將超逾公司總股本1%的,應該透過上交所或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出售,當時已有市場人士指出,《指導意見》漏洞百出,大小非可將沽盤控制在0.99%,以迴避到買賣價較低的大宗交易系統沽售。

未列明違規後果

大小非減持的新遊戲規則公告天下,但中證監及兩交易所均未列明違規後果,在利字當頭下,很可能會出現明知故犯行為。
想不到4月29日,停牌7個月的四川宏達,兩名大小非──四川平實業發展及綿陽市益多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眼見宏達復牌後股價連續6日跌停(較停牌前累跌46.9%),為免再坐失良機,終於忍不住以身試法,在4月29日加入沽售行列,在正常的競價交易時段,沽出手上1.35%及1.46%宏達股份,宏達股價因而連續7日跌停。
上交所當晚已立即查出,對他們作出處分,但對大小非來說,在最佳時機以最好價格套現,公開譴責及停售1個月只是小懲。

處分輕重難取捨

若中證監罰得太輕,則「路障」將形同虛設,內地股市或會再借勢回落,但若罰得太重,肯定會遭到大小非們群起抗議,因他們為所持非流通股份換取流通權,早已對流通A股股東付過股改代價,並且在一段時間內履行禁售承諾,股份解禁後,在正常的競價時段,抑或在收市後的大宗交易系統買賣,本應是他們的自由選擇,A股股東已無理由再阻止他們出售。
中證監諸公心裏明白,股民透過不同渠道向中央不斷施壓,要求救市,政府才無奈以行政方式插手阻止A股步入熊市,若再對大小非設置沽貨「路障」實屬理虧,故只以《指導意見》而非《通知》或《規定》方式設限。
大小非們如非進行內幕交易,估計監管機構不致施以重罰,看來,中證監最後將中間落墨,對這些「違規」者施以罰款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