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個故事:迷幻藥之父病逝 享年102歲

一個人一個故事:迷幻藥之父病逝 享年102歲

迷幻世界,由他而起。他是迷幻藥(LSD)之父霍夫曼(AlbertHormann),去年在百大活着天才榜上排第一,但天才終於辭世。他前日(周二)在瑞士巴塞爾(Basel)寓所心臟病發逝世,終年102歲。他發明迷幻藥,曾親身試藥,本要用於精神治療,氾濫起來曳仔用來迷幻,實非戰之罪。

自己當白老鼠試藥

霍夫曼是終日流連實驗室的化學家,1938年他做研究小麥真菌實驗,意外發明迷幻藥,很化學。五年後,他用自己做白老鼠,親身試藥,眼前就像有塊哈哈鏡和萬花筒一樣,景象全部扭曲,他和助手踏單車回家休息,他以為單車一動不動時,助手卻說他速度飛快。初體驗沒有嚇怕他,三天後他服食更多份量,結果他幾乎嚇儍了,整個人像穿梭不同時空。
霍夫曼見迷幻藥功效神奇,於是推廣到醫學界,希望有助研究精神病,治療精神分裂症病人。當時很多科學家和藝術家都聲稱受迷幻藥激發靈感,哈佛大學教授和加利格蘭(CaryGrant)等電影明星都大讚迷幻藥可激發人們尋找自我。
但迷幻藥產生的扭曲景象,並非人人受得住。1960年代陸續發生因服食迷幻藥而殺人、跳樓或神經錯亂的案件,結果美國政府1966年決定全面禁售,其他國家追隨。

本意用作醫學用途

原意不是這樣呀,霍夫曼呼寃:「我發明它只為作醫學用途,人們濫用它,可不是我的錯。」他發明了迷幻藥,之後數十年都是迷幻中人,說「迷幻藥能令人大開眼界」。
但在1979年的著作中,他終於承認,若迷幻藥落入歹徒手裏,就是危險藥物。研究發現,一克迷幻藥足以令10,000至20,000人迷幻12小時。但隨着醫學界近年使用新版迷幻藥進行心理治療研究,早前終說感到開心和滿足。
美聯社/路透社/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