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訪問,發表出來的文章,竟有那麼大的差別!
從《明報》照片下的標題看到:「基本法原草委查良鏞昨日展示達賴喇嘛送給他的『天珠』,說自己篤信佛教,亦認識達賴,覺得他很有慈悲心,但自己沒有證據,不評論西藏騷亂是否由他們策劃。」
這麼看來,好像他老人家很支持達賴,亦同情此次的騷動。
認識查先生多年,也看過他掛在頸項上的「天珠」,知道他從來沒有說過是達賴送給他的,也從來沒說過他和達賴有什麼交情。
反看《星島》,所報導的是:「奧運聖火在世界各地傳遞,期間卻不斷受到藏獨人士干擾,不少西方國家更聲言杯葛奧運開幕禮,風波有愈鬧愈大的趨勢。連『退隱江湖』的『查大俠』查良鏞也感到非常感慨。查良鏞表示,期望各國能秉持奧運精神,將一切紛爭置在一旁,讓『運動歸運動,政治歸政治』。」
這種報導就很像查先生本人的言論,沒有歪曲他的看法。
人在香港,最大的好處是能各自發表自己的信念。誰對誰錯,又是另外一回事。你可以反對查先生的看法,但是,絕對不可以把人家沒有說過的事,硬硬說人家說過。
當查先生接受訪問時,有三家傳媒一起,那就是《明報》、《星島》和「亞視」。
《明報》如果說我講的不對,那麼可以從「亞視」的錄影片段拿出來證實。查先生,的確沒有說過「天珠」是達賴送給他的這句話。
我們這些讀者,看《明報》長大,從查先生的社論得益不淺。那時候的《明報》,的確好看,尤其是副刊。當年,每一個擁有專欄的作者,都是由他親自挑選的。
說到公信力,是查先生時代的《明報》公信力。當今的,連退任創辦人說過的話也遭受扭曲,怎麼談得上公信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