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監測站公佈結果<br>1/4時間空氣污染超標

東涌監測站公佈結果
1/4時間空氣污染超標

【本報訊】廣東省及香港政府昨日公佈珠三角區域2007年度的空氣監測結果,發現空氣污染物不跌反升,東涌監測站更錄得逾兩成半時間的區域空氣質量達III級或以上,即空氣污染程度超標。有環保人士指出,華南地區經濟發展迅速,粵港兩地要達成2010年的減排目標存在一定難度。 記者:梁德倫

根據《2007年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監測結果報告》指出,13個內地及3個本港監測站平均錄得約66%日子屬等級I及II的國家區域空氣質量指數,即空氣污染程度未有超標。但在主要的四種監控污染物中,除二氧化氮較06年下跌2%,其餘的二氧化硫、臭氧及可吸入顆粒都分別上升2%、6%及7%。
另外,荃灣及東涌監測站分別錄得18%及逾兩成半時間的區域空氣質量達III級或以上,即空氣污染程度超標。

雨量少難除污染物

政府消息指出,今次報告是粵港兩地自05年成立以來第二份年度報告,因為年份較短,並不能用以預測空氣污染的變化趨勢。由於07年的雨量較06年少約三成五,而且日照時間較長,故不利於污染物的清除。
消息又說,現時的減排措施足以達成2010年的減排目標,如在兩電的發電廠安裝脫硫裝置後,有信心可減少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量。
但政府消息人士承認,由於內地區域近年經濟發展迅速,現有的措施的確難以令部份污染物達至減排目標,但表示內地會就此加快為電廠脫硫裝置的安裝等措施,以達成減排目標。

減排阻力來自內地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表示,由於華南地區正急速發展,其電力需求量仍然龐大,若為發電廠安裝脫硫裝置,會因技術關係需要斷電致出現缺電情況,在兩難的情況下,為了繼續發展經濟,要達成減排目標存在困難。他又說,現時本港的減排措施大致良好,但由於內地及本港的污染物排放比例為8:2,故要達致2010年減排目標的阻力主要還是來自內地。

2007年香港區域空氣質量指數級別分佈

監測點:荃灣
有效日數:344
等級I:90日(26.16%)
等級II:191日(55.52%)
等級III:57日(16.52%)
等級IV:6日(1.74%)
等級V:0日(0%)

監測點:塔門
有效日數:335
等級I:129日(38.51%)
等級II:185日(55.22%)
等級III:21日(6.27%)
等級IV:0日(0%)
等級V:0日(0%)

監測點:東涌
有效日數:341
等級I:129日(37.83%)
等級II:126日(36.95%)
等級III:77日(22.58%)
等級IV:8日(2.35%)
等級V:1日(0.29%)

註:等級III或以上為地區內污染物濃度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資料來源:環境保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