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公佈3月份零售數據,該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約226億元,升20%,高於市場預測的15%增幅,主要是由高消費零售類別帶動。經濟分析師預期,在市民普遍獲加薪及消費氣氛良好下,第2季將可續錄得理想增長,惟擔心下半年將出現放緩。 記者:陳健文
3月份扣除期間價格變動後,該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上升13%。今次是過去11個月內,第10個月之銷貨價值錄得雙位數字增長。若以今年首3個月為比較基準,08年首季度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升17.5%,同期總銷貨數量則增加11.6%。
高消費類別升幅大
若按產品類別細分,屬高消費類別的汽車及汽車零件,為3月份零售業銷貨價值錄得最高增長的之主要類別,按年增長31.4%,市場估計與期內有汽車銷售推廣有關。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之銷貨價值亦上升30.9%,主要反映薪酬增加及派發花紅。
星展銀行高級投資策略顧問陳寶明認為,3月份零售表現優於預期,主要是市場低估了美元疲弱,令更多旅客來港消費的影響。他表示,由於預期美元將持續疲弱,有關利好因素將會持續,惟未知道美國經濟放緩會對依賴出口的香港構成多大影響。
政府發言人表示,3月份零售業銷貨量較07年同期錄得快速增長,反映消費意欲持續旺盛,預期穩健的就業市場、收入上升及旅遊業會進一步增長,將繼續支持未來數月之零售表現。不過,他亦承認美國經濟放緩,有可能對消費信心構成影響。
數據反映通脹加劇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關百豪表示,3月份零售量增長符合協會預期,惟偏高的零售銷貨價值則超出協會預料,認為數據反映通脹加劇,當中尤以食品差距為甚(銷貨價增15.6%,但零售量僅升0.7%),其中蔬菜及肉類銷貨價值均錄得雙位數字上升。
關百豪表示,雖然無可否認香港整體經濟基調仍然良好,但協會仍希望政府能提出有效壓抑通脹的措施,以免香港的經濟增長被通脹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