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移動:業績冲喜內銀股動力強

板塊移動:業績冲喜內銀股動力強

中港股市首季慘遇滑鐵爐,股海損手者眾,基金也中招。踏入第二季,投資者重整旗鼓,首季被基金大手減持的中資銀行股,次季竟有大批資金回頭追貨;加上近期內銀股相繼報喜,中國銀行(3988)昨日便宣佈首季純利大增85%,內銀股挾着業績對辦的威勢,相信短期動力仍強。 記者:楊慧玲、陳景揚

回顧四月,內地股市餘震不斷,滬股上周更一度跌穿3000點,然而震盪的股市未阻基金及外資的入市步伐。據統計,中金上海分部4月初交易量突然放大,該席位淨買入的金額,更連續三周稱冠滬股,累計淨流入逾百億元人民幣,惹起極大關注乃相信交易資金主要來自私募基金及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而追捧的股份則以內銀股為主,尤以工行(1398)及建行(939)成交最巨。
直至上周三(23日)晚,中央宣佈下調印花稅率,多隻基金翌日即重投內銀股懷抱。首季被嚴厲封殺的權重股如工行、建行及中石化(386)等A股,上周四甫開市已見基金回頭掃貨的蹤迹。

滬銀行不良貸款減

另一邊廂,香港的春江鴨亦早已部署出動。據港交所(388)交易披露顯示,港股上周三收市前最後一分鐘,有大量買盤湧入中石油(857)、中移動(941)、中石化及中行等大藍籌,然而一向交投活躍、備受大戶追捧的國壽(2628)卻未見大型買盤追入,顯示投資者不單炒中央救市,亦憧憬部份中資股可交出亮麗的首季成績表,難怪投資者捨國壽而取中行。
事實上,績佳股股價持續有支持,「三保」昨逆市下跌,「六行」卻表現不俗,升幅介乎0.2%至2.2%;惟內銀股A股方面,因受工行及中信銀行(998)A股解禁影響而顯著受壓。
上海銀監局公佈,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首季不良貸款約449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季減少13.61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97%,資產利潤則上升1.83%;至3月底止,24家中資銀行當中,11家的貸款準備金充足率達到100%,相信內銀股可挾近期升勢再試高位。

六行表現

交通銀行(3328)
23/4收報*:$10.78 昨收報:$11.30
累積變幅:+4.82%

建設銀行(939)
23/4收報*:$6.63 昨收報:$6.91
累積變幅:+4.22%

招商銀行(3968)
23/4收報*:$30.95 昨收報:$32.00
累積變幅:+3.39%

中國銀行(3988)
23/4收報*:$3.83 昨收報:$3.89
累積變幅:+1.57%

工商銀行(1398)
23/4收報*:$6.15 昨收報:$6.20
累積變幅:+0.81%

中信銀行(998)
23/4收報*:$5.19 昨收報:$5.09
累積變幅:-1.93%

*當日傍晚內地公佈下調印花稅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