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煤價急升但未能將成本轉嫁,華電國際(1071)成為最新受害者,昨宣佈按中國會計準則,今年首季純利2178.3萬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跌92.07%;每股盈利0.4分,不派息。華電是繼華能(902)後,第二家首季盈利急跌的內地電力股。
受惠於發電量增加,華電首季營業收入64.77億元,升54.65%。但期內整體營運成本亦大增69.08%,至357.62億元,主因發電量與煤價同樣大幅上漲所致。期內新投產機組的貸款利息在損益表反映,導致財務費用增加83.76%至5.18億元。
華電表示,河南漯河熱電項目的核准申請,已上報發改委;靈武公司二期工程、安徽六安擴建項目、重慶奉節火電項目,亦已列入今年評優規劃並上報發改委。至於內蒙古義和塔拉一期49.5兆瓦風電項目,期內亦已獲得蒙古自治區發改委核准。
料奧運後分次加電費
另外,內地五大電力集團的其中一名高層向內地《華夏時報》表示,今年首季五大集團整體總虧損達27億元,預期於奧運舉行後,會最少分兩次,將每度電費上調約0.04元,以期令各電力集團能產生微利;並坦言基於內地電力企業眾多,進行補貼並不可行。
該高層更表示,去年11月,國家原本準備實施第三次煤電聯動,但由於當時的顧慮太多沒有行動,結果喪失了最好的聯動時機。去年10月內地通脹率為6.5%、11月是6.9%,今年首季已升至8%,市場理解為短期加價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