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描寫孤軍流亡、讓人掬淚的電影《異域》,一本論盡醬缸文化、叫人又愛又恨的《醜陋的中國人》,一套眉批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的《柏楊版資治通鑑》,猶如柏楊人生的三座豐碑。這位一生為人權奮鬥和寫作的作家,昨晨在台灣病逝,享壽89歲,留下了入獄九年、五次婚姻的傳奇,也留下了「不為君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的美譽。
知名作家柏楊因肺炎在2月24日入住台北新店耕莘醫院,台灣總統陳水扁、候任總統馬英九都曾到醫院探望。至昨晨1時12分,柏楊因呼吸衰竭辭世,妻子張香華等親友隨侍在側。與柏楊相交多年的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昨難過地表示,將依照柏楊生前所立的遺囑,遺體火化後擇日灑在台東到綠島附近的海域,象徵被禁錮多年的軀體,靈魂終究獲得自由。
譯大力水手諷蔣 入獄9年
原名郭定生(郭衣洞)的柏楊,1920年生於河南省開封,1949年移居台灣後,曾任教職,桃李滿園,1953年發表第一篇散文,自此走上創作及論述之路,平生有十年小說、十年雜文、十年牢獄、五年專欄、十年通鑑等歷程,共完成《柏楊全集》等文學、歷史、思想著作100餘冊。
1968年1月3日,柏楊在《中華日報》家庭版「大力水手」漫畫的對白譯稿中,加入了諷刺蔣介石父子的言詞,因「侮辱元首」罪入獄9年又26天。他出獄後的重要作品《醜陋的中國人》,又因批判中國歷代領導人經常要人民忘記過去的苦難,一度在大陸成為禁書。不過,天性樂觀的柏楊說:「大陸可戀、台灣可愛,有自由的地方就是家園。」
在著作等身之外,柏楊也致力推動民主,曾獲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頒贈促進中國民主傑出人士獎。1999年12月10日在綠島落成的「人權紀念碑」,將綠島規劃為人權紀念園區,是柏楊對台灣人權的重要貢獻之一。柏楊在綠島人權紀念碑上還寫下感動無數人的銘言:「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他們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
2000年5月陳水扁總統就職後,總統府成立人權諮詢委員會,柏楊出任人權思想教育分組召集人,該會完成國際人權法典國內化的目標外,籌設第一座國家級的人權紀念館。
創立人權家庭 身教言教
柏楊還發揮創意舉辦「人權婚禮」,參與婚禮的新郎與新娘簽署「人權版結婚證書」,立下人權盟約,成為人權家庭的種子部隊。台灣人權工作者黃文雄表示,柏楊透過身教、言教以及他所創立的人權教育基金會,對台灣人權教育與人權文化培養有難以比擬的貢獻。
柏楊走了,中國人依然醜陋,他的夢想依然遙遠:「將中國人脫胎換骨,使中國跟其他文明國家一樣,成為一個有尊嚴,而又尊重別人尊嚴的民族。」
本報記者
柏楊簡歷
原名:郭定生(郭立邦、郭衣洞)
筆名:柏楊、鄧克保
出生日期:07/03/1920
出生地:河南開封
婚姻狀況:經歷五段婚姻,共生下兩男三女;現任妻子張香華,為台灣詩人
生平大事紀
1938年 加入國民黨
1946年 東北大學政治系畢業,後因被查出使用假學歷,遭教育部永遠開除學籍
1949年 逃難到台灣
1950年 因收聽大陸廣播,被判監6個月
1960年 開始在《自立晚報》擔任專欄作家
1961年 報上連載戰爭小說《異域》,大受歡迎,後被拍成電影
1968年 編譯報章《大力水手》漫畫時,被曲解為暗諷蔣介石父子,判入獄12年,後獲減刑至9年
1969年 轉囚於軍法監獄,3年後送到專囚禁政治犯的「綠島」,在獄中完成《中國人史綱》等著作
1977年 刑滿後仍被囚禁,在多個國際人權組織要求下,才獲得釋放
1983年 開始譯寫白話版《資治通鑑》,10年後完成
1985年 出版《醜陋的中國人》,在全球華人社會中引起極大震撼
1994年 擔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創會會長
2006年 宣佈封筆
2008年 病逝,享年89歲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柏楊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