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年本港約有2,000人死於急性心肌梗塞,外國指引建議在病人到達醫院90分鐘內進行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能大大降低死亡率至平均僅3%;故專家提醒市民,如胸口突然劇痛甚至痛至肩膀,應立即入院求醫。
可手機接收病歷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榮光表示,外國研究顯示手術能有效減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率及減少併發症,若病人到達醫院後90分鐘內進行通波仔手術,死亡率約為3%,而每延遲30分鐘,死亡率便會相應增加至4.2%、5.7%及7.4%,但他指,部份病人會出現肩膀痛及牙痛等不明顯心臟病症狀而延誤求診,或因醫院的人力及手術室安排而阻慢救援。
本港一支私營心臟科專科醫生團隊特設立一條24小時緊急熱線,為病人提供緊急拯救,心臟科專科醫生黃榮光指,病人可及早確診及安排進行相關手術及治療,「如果病人本身做檢查,醫生可以由手提電話接收病人病歷資料如心電圖等,可以早啲知道咩嘢問題,有需要仲可以通知合適的醫院安排手術,縮短咗好多時間。」他強調,現時公立及私家醫院均有不同指引,確保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得到最適切的治療,該熱線旨在為病人及家屬提供多一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