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女人》這本書說:巴黎女人頭髮通常是深小麥色,像被陽光曬得剛剛好的麥穗,或更深一點,像秋天的栗子,一煨就要爆開的熟。身材不高,窄窄的肩像還未脫青春期,細細的腰身,生過孩子還能束成小蠻腰。身體擺動極有韻致,穿不穿高跟鞋,走起路來都風姿搖曳。小腿下盈盈雙足,走着跳躍的步子。
以固定審美標準來衡量,巴黎不是產美女的地方。腿不夠長,胸不夠豐滿,臀不夠翹,笑容不夠燦爛。選美台上,她們很少成為當選的寶貝。但巴黎女人何必要芭比娃娃般的可愛呢?想把一個巴黎女人固定在一個框架裏,是要她的命。巴黎女人的風情是流動的。連老太太也收拾清爽,臉上仍輕敷脂粉,衣着鮮麗,手上戒指端正,她們覺得自己不漂亮是對你的不尊敬。
太像巴黎女人的,是號稱東方巴黎的上海的女人。她們也同巴黎女人一樣,一身小骨架不長肉是苗條,長了肉是豐滿。但即使長了肉,巴黎女人也不像莫斯科女人,上海女人也不像北方女人,會橫向擴張成大地之母。
上海女人相信: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漂亮女人不在天生,而全靠心思。
上海女人身材小巧而骨感,樣子不須太美,長得清爽最重要。她們認為不能懶,一定要收拾,也就是穿衣、梳妝、打扮。香港話是「執靚個樣」。上海女人對你說,「我隨隨便便就出了門。」你千萬別信。她連襪子的顏色都琢磨半天。有人形容,上海女人「不怕火燒屋,最怕跌落水」,因為家裏沒什麼值錢東西,值錢東西都在身上。
上海女人為什麼瘦?據說是烹飪多醋有關。巴黎女人為什麼苗條?大概也源於飲食習慣。這兩地的女人,都妝點着東西方兩大城市:繁華卻輕盈、雅致。過去,現在,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