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星期有幸到內地,跟廣州及深圳的同事,分享當前內地房地產及經濟形勢。內地股市上季出現大幅調整,令不少股民損手,房地產市場在宏觀調控措施推出及銀行幾度加息下,樓價不斷下滑,銀行收緊了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對發展商做成了很大的壓力。為令資金早日回籠,發展商被迫將手上的單位降價求售,有些達兩三成,二手樓價亦被推低。
棄職炒股全民瘋狂
先談內地股市,07年是內地股市最瘋狂的一年,股價不斷上升,市民每天都到銀行開設股票戶口,甚至有很多人放棄正職,實行做全職股民,家庭主婦也好,退休人士也好,通通都全職炒股。有很多公司的PE竟達70至80倍,儘管中國經濟形勢比人強,相對其他股票市場,70、80倍的PE又是否正常呢?
內地股民從未想過股票是會下跌的,而今次調整幅度比想像中大,至令不少股民損手。中央政府為了救市,在上周兩度推出救市措施,當中包括把股票買賣印花稅由0.3%減至0.1%,內地股市即時反彈。
個人質疑中央政府今次救市的迫切性及合理性,宏觀調控主要是冷卻過熱的經濟(包括股市及樓市),既然措施已見成效,為何又速速用人為方法令股市回升,這問題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監察者變成操控者
98年香港政府為了救市,入市購買股票,主要是對付外來大鱷的狙擊,雖然出師有名,到今日依然遭人批評。自由市場就應該由市場去決定價格,政府只扮演監管的角色,不應作無謂的干預。
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一位內地股民一個星期前接受訪問時,還愁眉苦臉地說如果股票反彈小許,會把手上股票全部沽出,不到一星期後再接受訪問,竟說如果有錢會全部用來買股票,她還表示政府不會令股市下跌,政府有責任穩定股市,看來政府已變成市場的操控者而非監察者。
內地股民似乎未有吸收這跌市教訓,香港人經歷過多次股災,吸收了很多失敗經驗,投資股市的人亦非常審慎及理性,儘管恒指由三萬多點回落到兩萬多點,市民都不覺得愁眉苦臉,因為他們知道輕注可怡情,亦知道適當時候應該止蝕離場,而不是好像內地股民一樣越低越買,用孖展買甚至借錢買。
http://hk.myblog.yahoo.com/kwoksirblog